zai的成語 (403個)
-
261
亡猿災木
- 成語拼音:
- wáng yuán zāi mù
- 成語解釋:
- 見“亡猿禍木”。
- 成語出處:
- 清·王闿運《序》:“覆鹿遺蕉,亡猿災木,非敵非寇,自傾自覆。”
-
262
危在旦夕
- 成語拼音:
- wēi zài dàn xī
- 成語解釋:
- 形容危險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時間之內。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
263
亡在旦夕
- 成語拼音:
- wáng zài dàn xī
- 成語解釋:
- 旦:早晨;夕:晚上。滅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元史·外夷傳一·高麗》:“大軍已駐乎心腹,鼎魚幕燕,亡在旦夕。”
-
264
萬載千秋
- 成語拼音:
- wàn zài qiān qiū
- 成語解釋:
- 指經歷年代極久遠。同“萬代千秋”。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賀元宵》第三折:“當今圣主存仁孝,萬載千秋亨太平。”
-
265
物在人亡
- 成語拼音:
- wù zài rén wáng
- 成語解釋:
-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 成語出處:
- 宋·曾會《重登瀟湘樓》詩:“物在人亡空有淚,時殊事變獨傷心。”
-
266
心不在焉
- 成語拼音:
- xīn bù zài yān
- 成語解釋:
- 心思不在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漢語助詞;相當于“于此”。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
267
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 成語拼音:
- xīn cún gāo guān,zhì zài jù fù
- 成語解釋:
- 存:想念。一心想做高官,大富大貴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焚書·又與焦弱侯》:“彼以為周、程、張、朱者,皆口談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
268
軒車載鶴
- 成語拼音:
- xuān chē zǎi hè
- 成語解釋:
- 軒車:古代有帷幕的車子。衛懿公用軒車載鶴。比喻胡亂封官賜爵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二年》:“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
-
269
血光之災
- 成語拼音:
- xuè guāng zhī zāi
- 成語解釋:
- 迷信指有被殺的災禍,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盆兒鬼》楔子:“此卦洽談室一百日內,有血光之災,只怕躲不過去。”
-
270
雪恨消災
- 成語拼音:
- xuě hèn xiāo zāi
- 成語解釋:
- 雪:洗除。洗雪仇恨,消除災禍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4回:“望爺爺與我們雪恨消災,早進城降邪從正也。”
-
271
鹡鸰在原
- 成語拼音:
- xià líng zài yuán
- 成語解釋:
-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脊令,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愛之情。
- 成語出處:
- 宋·劉克莊《乙酉答真侍郎書》:“在東朝則非鳴鳩平均之意;在上則少鹡鸰在原之情。”
-
272
虛名在外
- 成語拼音:
- xū míng zài wài
- 成語解釋:
- 虛名: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名聲。在外界有一個虛而不實的名聲
- 成語出處:
-
273
腥聞在上
- 成語拼音:
- xíng wén zài shàng
- 成語解釋:
- 腥聞: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為丑惡的名聲。比喻丑名遠揚。
- 成語出處:
- 《尚書·酒誥》:“腥聞在上,故天降喪于殷。”
-
274
懸懸在念
- 成語拼音:
- xuán xuán zài niàn
- 成語解釋:
- 懸懸:掛念。心中惦念牽掛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2回:“因不見賢徒,懸懸在念,今幸得勝而回!”
-
275
小心在意
- 成語拼音:
- xiǎo xīn zài yì
- 成語解釋:
- 指做事十分認真與謹慎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晁蓋道:‘好兄弟,小心在意,速去早來。’”
-
276
逍遙自在
- 成語拼音:
- xiāo yáo zì zài
- 成語解釋:
- 逍遙:悠閑自得的樣子;自在:自由;舒適。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遠眺》:“飛鳥滅時宜極目,遠風來處好開襟,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自在心。”
-
277
消遙自在
- 成語拼音:
- xiāo yáo zì zài
- 成語解釋:
- 指逍遙自得。
- 成語出處:
- 明謝讜《四喜記 親憶瓊英》:“你看那人踏雪尋梅,那人寒江獨釣,何等消遙自在。”
-
278
幸災樂禍
- 成語拼音:
- xìng zāi lè huò
- 成語解釋:
- 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幸:高興;樂:歡喜。
- 成語出處:
- 南北朝 顏之推《顏氏家訓 誡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宮閫,幸災樂禍,首為逆亂。”
-
279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成語拼音: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 成語解釋:
- 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280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 成語拼音: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成語出處:
- 清 黃小配《大馬扁》第四回:“在康有為之意,志在成名(余成名),如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今見成名動也不動,已自愧悔。”
* zai成語,zai的成語,帶za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