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的成語 (4352個)

    161

    標新領異

    成語拼音:
    biāo xīn lǐng yì
    成語解釋:
    標:提出;異:特別的。指提出新奇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
    成語出處:
    清 顧炎武《答俞右吉書》:“文定因之以痛哭流涕之懷,發標新領異之論,其去游夏之傳,益以遠矣。”
    162

    本性難移

    成語拼音:
    běn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移:改變。指長期形成的癖性習慣;難以改變。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楔子:“想他每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里。”
    163

    稟性難移

    成語拼音:
    bǐng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本性難以改變。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洞庭湖柳毅傳書》楔子:“想他第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里,離鳳閣近漁磯。
    164

    背信棄義

    成語拼音:
    bèi xìn qì yì
    成語解釋:
    背:違背。信:信用;棄:丟棄;義:道義。不講信用。不講道義也作“棄信忘義”。
    成語出處:
    《北史 周紀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鄰,棄信忘義。”
    165

    標新取異

    成語拼音:
    biāo xīn qǔ yì
    成語解釋:
    標:檢舉;異:特別的。提出新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有創見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8回:“秦妃子既能標新取異,剪彩為花,與湖山增勝。”
    166

    標新豎異

    成語拼音:
    biāo xīn shù yì
    成語解釋:
    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成語出處:
    清 錢謙益《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黃對白,肥皮厚肉,其失也靡;標新豎異,牛鬼蛇神,其失也纖。”
    167

    避嫌守義

    成語拼音:
    bì xián shǒu yì
    成語解釋:
    嫌:嫌疑;守義:保守道義。避開嫌疑,保守道義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3回:“今主公避嫌守義,恐失眾人之望。”
    168

    不屑一顧

    成語拼音:
    bù xiè yī gù
    成語解釋:
    不屑:認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成語出處: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169

    變心易慮

    成語拼音:
    biàn xīn yì lǜ
    成語解釋:
    改變思想;改變打算。
    成語出處:
    《荀子 儒效》:“四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
    170

    不惜一切

    成語拼音:
    bù xī yī qiè
    成語解釋:
    為了達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費的代價
    成語出處: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張彪就像撲滅荒火一樣,不惜一切地正在大搞抄家、分斗運動。”
    171

    百依百從

    成語拼音:
    bǎi yī bǎi cóng
    成語解釋:
    百:比喻很多;依:順從;從:跟從。什么都依從。形容一味順從
    成語出處:
    楊纖如《傘》:“討厭他過于粗暴魯莽,常辦錯事,喜愛他忠實聽話,百依百從。”
    172

    褒衣博帶

    成語拼音:
    bāo yī bó dài
    成語解釋:
    褒、博:形容寬大。著寬袍,系闊帶。指古代儒生的裝束。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雋不疑傳》:“佩環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173

    不依本分

    成語拼音:
    bù yī běn fèn
    成語解釋:
    依:安裝;本分:本身應盡守的職責和規矩。形容不務正業,不守規矩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9回:“黃文炳道:‘那廝也是個不依本分的人。’”
    174

    不夷不惠

    成語拼音:
    bù yí bù huì
    成語解釋:
    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學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淵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歟?’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也。’”
    175

    不依不饒

    成語拼音:
    bù yī bù ráo
    成語解釋:
    形容要求不遂就糾纏個沒烷完。
    成語出處: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36回:“這里黃三太見周應龍不依不饒,他就開口說:‘周寨主,……’”
    176

    百依百順

    成語拼音:
    bǎi yī bǎi shùn
    成語解釋:
    依:依從;順:順從。事事都依從別人。形容一味順從而不問是非。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做爺娘的百依百順,沒一事違拗了他。”
    177

    百依百隨

    成語拼音:
    bǎi yī bǎi suí
    成語解釋:
    形容什么都順從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1回:“這顏婆惜被那張三小意兒百依百隨,輕憐重惜,賣俏迎奸。”
    178

    鄙夷不屑

    成語拼音:
    bǐ yí bù xiè
    成語解釋:
    鄙夷:輕視,看不起;不屑:認為不值得。輕視,看不起
    成語出處:
    葉圣陶《倪煥之》九:“難得笑的平板的臉上卻浮著鄙夷不屑的笑意。”
    179

    半疑半信

    成語拼音:
    bàn yí bàn xìn
    成語解釋:
    有點懷疑,又有點相信。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成語出處:
    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筑城猶嵯峨。”
    180

    不遺尺寸

    成語拼音:
    bù yí chǐ cùn
    成語解釋:
    遺:遺漏;尺寸:形容數量小。比喻一點也不漏掉
    成語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但職司國課,其所以不遺尺寸者,亦將以盡瘁濟其成法。”
    * yi成語,yi的成語,帶y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