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的成語 (4352個)

    201

    飽以老拳

    成語拼音:
    bǎo yǐ lǎo quán
    成語解釋:
    飽:充分;以:用。痛打,盡情地揍。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勒載記下》:“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
    202

    布衣糲食

    成語拼音:
    bù yī lì shí
    成語解釋:
    見“布衣蔬食”。
    成語出處:
    唐·房魯《上節度使書》:“其愧非愧,布衣糲食,僮饑蹇驢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203

    敝衣糲食

    成語拼音:
    bì yī lì shí
    成語解釋: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頓。
    成語出處:
    宋 曾鞏《徐復傳》:“窮閻漏屋,敝衣糲食,或至于不能自給,未嘗動其意也。”
    204

    比翼連枝

    成語拼音:
    bǐ yì lián zhī
    成語解釋:
    比翼:鳥名。傳說此鳥一目一翼,須兩兩齊飛。比喻夫婦親密不離。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長恨歌》詩:“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205

    布衣芒屩

    成語拼音:
    bù yī máng juē
    成語解釋:
    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范張雞黍》第四折:“多謝你荊州太守漢循良,舉薦我布衣芒屩到朝堂。”
    206

    邦以民為本

    成語拼音: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成語解釋: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種反映,認為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為根本。
    成語出處:
    《尚書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207

    比翼鳥

    成語拼音:
    bǐ yì niǎo
    成語解釋:
    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比喻恩愛夫妻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208

    比翼齊飛

    成語拼音:
    bǐ yì qí fēi
    成語解釋:
    比翼:翅膀挨著翅膀。齊飛:成雙的并飛。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業上并肩前進。
    成語出處:
    晉 陸機《擬西北有高樓》:“不怨佇立久,但愿歌者歡;思駕歸鴻羽,比翼雙飛翰。”
    209

    布衣黔首

    成語拼音:
    bù yī qián shǒu
    成語解釋:
    布衣:稱呼平民;黔首:戰國及秦代稱呼百姓。古代指一般百姓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斯列傳》:“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黔首。”
    210

    白衣卿相

    成語拼音:
    bái yī qīng xiàng
    成語解釋:
    古時指進士。唐代人極看重進士,宰相多由進士出身,故推重進士為白衣卿相,是說雖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資望。
    成語出處:
    宋 柳永《鶴沖天》詞:“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211

    不以人廢言

    成語拼音:
    bù yǐ rén fèi yán
    成語解釋:
    廢:廢棄。不因為這個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納他的正確意見。
    成語出處:
    春秋 孔子《論語 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12

    比翼雙飛

    成語拼音:
    bǐ yì shuāng fēi
    成語解釋:
    比翼:翅膀緊靠翅膀;雙飛:成雙地并飛。借比翼鳥的雙宿雙飛;比喻夫妻形影不離心心相印。
    成語出處:
    《爾雅 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
    213

    白衣送酒

    成語拼音:
    bái yī sòng jiǔ
    成語解釋:
    穿白衣的人來送酒。指人心想事成
    成語出處:
    南朝·宋·檀鸞《續晉陽秋》:“陶潛九日無酒,出籬邊悵望久耶,見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
    214

    布衣蔬食

    成語拼音:
    bù yī shū shí
    成語解釋:
    蔬食:蔬菜和谷類食物。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毛玠傳》:“玠居顯位,常布衣蔬食,撫育孤兄子甚篤,賞賜以振施貧族,家無所余。”
    215

    弊衣蔬食

    成語拼音:
    bì yī shū shí
    成語解釋:
    破舊的衣服和粗糲的飯食。指生活儉樸。亦作“弊衣簞食”。
    成語出處:
    《周書·柳虯傳》:“弊衣蔬食,未嘗到改操。”
    216

    布衣疏食

    成語拼音:
    bù yī shū shí
    成語解釋:
    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217

    弊衣疏食

    成語拼音:
    bì yī shū shí
    成語解釋:
    破舊的衣著,粗糲的飯食。指生活清苦。
    成語出處:
    《周書 柳虬傳》:“弊衣疏食,未嘗改操。”
    218

    彼一時,此一時

    成語拼音: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成語解釋:
    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表示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219

    白衣天使

    成語拼音:
    bái yī tiān shǐ
    成語解釋:
    指護士
    成語出處:
    海巖《墮落人間》:“既然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在救死扶傷時要以二十塊錢和一瓶酸奶為前提,既然這一切……”
    220

    不以為恥

    成語拼音:
    bù yǐ wéi chǐ
    成語解釋:
    不認為是可恥。指不知羞恥。
    成語出處:
    《鄧析子 轉辭》:“今掛劓不以為恥,斯隊之所以亂多治少也。”
    * yi成語,yi的成語,帶y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