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的成語 (4352個)

    1101

    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成語拼音:
    kàn cài chī fàn,liàng tǐ cái yī
    成語解釋:
    量體: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長短。裁:裁剪。比喻根據具體情況辦事。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辦事。”
    1102

    匡鼎解頤

    成語拼音:
    kuāng dǐng jiě yí
    成語解釋:
    《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頤”謂講詩清楚明白,非常動聽。
    成語出處:
    《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1103

    慨當以慷

    成語拼音:
    kǎi dāng yǐ kāng
    成語解釋:
    與“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滿正氣,情緒激動。“當以”無實際意義。
    成語出處:
    漢·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1104

    可發一噱

    成語拼音:
    kě fā yī jué
    成語解釋:
    真引人發笑。
    成語出處:
    1105

    曠古一人

    成語拼音:
    kuàng gǔ yī rén
    成語解釋:
    曠古:空前;從古到今。自古以來只此一人。形容絕無僅有。
    成語出處: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后驚》:“北面而師之者,可謂曠古一人而已!”
    1106

    可見一斑

    成語拼音:
    kě jiàn yī bān
    成語解釋:
    一斑: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從一點可以推知全貌。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諸如此類,雖未得其皮毛,也略見一斑了。”
    1107

    窺見一斑

    成語拼音:
    kuī jiàn yī bān
    成語解釋:
    指只了解一二
    成語出處:
    《高子遺書 會語九八》:“一向不知陽明、象山學問來歷,前在舟中似窺見其一斑。”
    1108

    克肩一心

    成語拼音:
    kè jiān yī xīn
    成語解釋:
    指能一心以事君。
    成語出處:
    語出《書 盤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孔傳:“用布示民必以德義,長任一心以事君。”
    1109

    開卷有益

    成語拼音:
    kāi juàn yǒu yì
    成語解釋:
    開卷:打開書本;益:益處;收獲。打開書來看;就會有收獲。
    成語出處:
    晉 陶潛《與子儼等疏》:“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1110

    慷慨赴義

    成語拼音:
    kāng kǎi fù yì
    成語解釋:
    慷慨:意氣激昂,情緒激動。赴義:為正義而死。指大義凜然地為正義獻身。
    成語出處:
    明·朱鼎《玉鏡臺記·王敦反》:“大丈夫當慷慨赴義,何用悲為!”
    1111

    慷慨就義

    成語拼音:
    kāng kǎi jiù yì
    成語解釋:
    慷慨:意氣昂揚。勇敢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成語出處:
    明 朱鼎《玉鏡臺記 王敦反》:“大丈夫當慷慨赴義,何用悲為!”
    1112

    慷慨仗義

    成語拼音:
    kāng kǎi zhàng yì
    成語解釋:
    仗義:講義氣。為了講情誼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嗇地幫助別人。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這樣慷慨仗義的事,我心里喜歡,只是也要看來說話的是個什么樣的人。”
    1113

    快馬一鞭

    成語拼音:
    kuài mǎ yī biān
    成語解釋:
    跑得快的馬只著一鞭就行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六卷:“快馬一鞭,快人一言。”
    1114

    開門揖盜

    成語拼音:
    kāi mén yī dào
    成語解釋:
    揖:打拱;表示歡迎。開門請強盜進來。比喻引進壞人;招來禍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權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
    1115

    曠世逸才

    成語拼音:
    kuàng shì yì cái
    成語解釋:
    曠世:絕代;空前。逸才:超人的才智。當代少見的出眾的才能。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回:“伯喈曠世逸才,若使續成漢史,誠為盛事。”
    1116

    空談快意

    成語拼音:
    kōng tán kuài yì
    成語解釋:
    快意:使內心感到痛快。信口開河地高談闊論,卻不付諸行動,只是為了口頭痛快。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或者只是空談快意,并不準備真正去做。”
    1117

    苦心孤詣

    成語拼音:
    kǔ xīn gū yì
    成語解釋:
    苦心:用心良苦。孤詣:獨到的成就或境地。用盡苦心;達到了別人達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鉆研學問或技藝;很有獨到之處。
    成語出處:
    清 翁方綱《復初齋文集 格調論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獨運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詣戛戛獨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規仿格調者言之。”
    1118

    快心滿意

    成語拼音:
    kuài xīn mǎn yì
    成語解釋:
    見“快心遂意”。
    成語出處:
    《豆棚閑話·藩伯子散宅興家》:“說到傷心之處,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來,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滿意哩。”
    1119

    可心如意

    成語拼音:
    kě xīn rú yì
    成語解釋:
    符合心意。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不是我女孩兒家沒羞恥,必得我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
    1120

    快心遂意

    成語拼音:
    kuài xīn suí yì
    成語解釋:
    猶言稱心如意。
    成語出處:
    《豆棚閑話·介之推火封爐戶》:“恨不得從半空中將之推一把頭發揪在跟前,生生的咬嚼下肚,方得快心遂意。”
    * yi成語,yi的成語,帶y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