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的成語 (4352個)

    1061

    錦衣肉食

    成語拼音:
    jǐn yī ròu shí
    成語解釋:
    見“錦衣玉食”。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生日邃庵太宰貺以長律用韻自述并答雅懷》:“錦衣肉食非吾樂,藁操冰心豈自堅。”
    1062

    教一識百

    成語拼音:
    jiāo yī shí bǎi
    成語解釋: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成語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母儀》:“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識百。”
    1063

    決一勝負

    成語拼音:
    jué yī shèng fù
    成語解釋:
    決:決定;勝負:勝敗。進行決戰,判定勝敗。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6回:“不如從武城將軍之計,渡江決一勝負為上。”
    1064

    解疑釋惑

    成語拼音:
    jiě yí shì huò
    成語解釋:
    解:解釋;釋:消除。解答疑難問題,消除困惑情緒。
    成語出處:
    漢 孔融《薦禰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觀。飛辯騁辭,溢氣坌涌,解疑釋結,臨敵有余。”
    1065

    僅以身免

    成語拼音:
    jǐn yǐ shēn miǎn
    成語解釋:
    指沒有被殺或只身逃出了險境。
    成語出處:
    戰國 樂毅《報遺燕惠王書》:“齊王逃遁走莒,僅以身免。”
    1066

    稽疑送難

    成語拼音:
    jī yí sòng nán
    成語解釋:
    考察疑端,排除難點
    成語出處:
    清 張三光《蔣石原先生傳》:“聽斷之暇,進其子弟之秀美者,稽疑送難。”
    1067

    見異思遷

    成語拼音:
    jiàn yì sī qiān
    成語解釋:
    異:另外的;別的;遷:改變;變動。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變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1068

    節衣縮食

    成語拼音:
    jié yī suō shí
    成語解釋:
    節:節約;節省;縮:縮減。省吃儉用;非常節儉。
    成語出處:
    宋 陸游《秋獲歌》:“我愿鄰曲謹蓋藏,縮衣節食勤耕桑。”
    1069

    節衣素食

    成語拼音:
    jié yī sù shí
    成語解釋:
    節:節減;素:蔬菜類食物。省吃儉用,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新華日報》1994.1.8:“節衣素食已經成了他的生活習慣。”
    1070

    驕佚奢淫

    成語拼音:
    jiāo yì shē yín
    成語解釋:
    同“驕奢淫逸”。
    成語出處:
    《大宋宣和遺事》后集:“道君驕佚奢淫極,詎料金人來運糧。”
    1071

    經一事,長一智

    成語拼音:
    jīng yī shì,zhǎ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親身經歷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長關于這方面的知識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平話 漢史》:“人有常言:‘遭一蹶者得一便,經一事者長一智。’”
    1072

    決一死戰

    成語拼音:
    jué yī sǐ zhàn
    成語解釋:
    拼死一戰以決勝負。
    成語出處:
    《清史稿 文宗本紀》:“周天爵素稱勇敢,所保臧紆青練勇可當一面,獨不能與賊決一死戰耶。”
    1073

    經一失,長一智

    成語拼音:
    jīng yī shī,zhǎ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經:經歷;智:智慧,聰明。親身經歷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長關于這方面的知識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輩切記,不可輕易說人笑人,正所謂經一失,長一智耳。”
    1074

    解衣推食

    成語拼音:
    jiě yī tuī shí
    成語解釋:
    推:讓。把衣服脫給別人穿;把食物讓給別人吃。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1075

    積以為常

    成語拼音:
    jī yǐ wéi cháng
    成語解釋:
    指習慣成自然。同“習以為常”。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張柬之傳》:“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詭謀狡算,恣情割剝,貪叨動掠,積以為常。”
    1076

    訐以為直

    成語拼音:
    jié yǐ wéi zhí
    成語解釋:
    訐:攻擊別人短處;直:直率。揭發別人的隱私自認為坦率。形容人品奸詐虛偽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1077

    錦衣繡襖

    成語拼音:
    jǐn yī xiù ǎo
    成語解釋: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指華麗的衣服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隨即差人,將一包袱錦衣繡襖,與盧俊義穿著,八個小嘍啰,抬過一乘轎來,扶盧員外上轎便行。”
    1078

    解衣卸甲

    成語拼音:
    jiě yī xiè jiǎ
    成語解釋:
    解:脫衣。卸:卸掉。脫下戰衣,卸掉灰甲。比喻不再作戰。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杏林莊》第一折:“他若是解衣卸甲順天朝,班中封位爵。”
    1079

    錦衣行晝

    成語拼音:
    jǐn yī xíng zhòu
    成語解釋:
    富貴了須回歸故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項王)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1080

    儉以養德

    成語拼音:
    jiǎn yǐ yǎng dé
    成語解釋: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yi成語,yi的成語,帶y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