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的成語 (4352個)
-
1121
開心寫意
- 成語拼音:
- kāi xīn xiě yì
- 成語解釋:
- 寫:通“瀉”,宣泄。開誠相待,披露心意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扶風豪士歌》:“愿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
-
1122
曠性怡情
- 成語拼音:
- kuàng xìng yí qíng
- 成語解釋:
- 曠:開朗;怡:安適愉悅。心情開朗,精神愉快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8回:“賈妃挨次看姊妹們的題詠,寫道是:曠性怡情。”
-
1123
曠心怡神
- 成語拼音:
- kuàng xīn yí shén
- 成語解釋:
- 舒暢心胸,愉悅精神。
- 成語出處:
- 明·沈榜《宛署雜記·古墨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曠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為寶也。”
-
1124
快意當前
- 成語拼音:
- kuài yì dāng qián
- 成語解釋:
- 快意:爽快舒適。指痛快一時。
- 成語出處:
- 《史記·李斯列傳》:“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
1125
寬以待人
- 成語拼音:
- kuān yǐ dài rén
- 成語解釋:
- 寬:寬容。以寬宏大度的態度來對待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柔能克剛,英雄莫敵。”
-
1126
可一而不可再
- 成語拼音:
-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 成語解釋:
- 再:兩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一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菎山縣倭寇始末書》:“勸借可暫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
-
1127
堪以告慰
- 成語拼音:
- kān yǐ gào wèi
- 成語解釋:
- 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給予一些安慰。
- 成語出處:
- 魏巍《我們唾棄那種中國人》第二章:“近年來,我對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并獲海內外廣大讀者的贊同和好評,堪以告慰。”
-
1128
抗顏高議
- 成語拼音:
- kàng yán gāo yì
- 成語解釋:
- 抗顏:不看別人的顏色;高議:發表高明的議論。指態度嚴正地闡述自己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上劉侍讀書》:“抗顏高議,自以無前。”
-
1129
刻意經營
- 成語拼音:
- kè yì jīng yíng
- 成語解釋:
- 刻意:用盡心思;經營:計劃管理。指用心籌畫。
- 成語出處:
- 清·王晫《今世說·規箴》:“此事定須霞思云想,刻意經營,奈何頹唐落墨,便布人間?”
-
1130
空臆盡言
- 成語拼音:
- kōng yì jìn yán
- 成語解釋:
- 臆:胸。胸中毫無隱藏,把知道的東西全都說出來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劉蕡傳》:“今蕡所對,敢空臆盡言,漢魏以來,無與蕡比。”
-
1131
刻意求工
- 成語拼音:
- kè yì qiú gōng
- 成語解釋:
- 刻意:用盡心思;工:精致、完好。用盡心思使文章或工藝品更精巧。
- 成語出處:
- 清 況周頤《蕙風詞話》第二卷:“此等詞語淺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覺刻意求工,是無端多費氣力。”
-
1132
可以意會,不可言傳
- 成語拼音:
- kě yǐ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
- 成語解釋:
- 會:領會,理解。只能心領神會,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 成語出處:
- 清·劉大魁《論文偶記》:“凡行文多寡短長,抑揚高下,無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
-
1133
虧于一簣
- 成語拼音:
- kuī yú yī kuì
- 成語解釋:
- 虧:缺,欠;簣:裝土的竹筐。積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點而未能成功
- 成語出處:
- 《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
1134
開宗明義
- 成語拼音:
- kāi zōng míng yì
- 成語解釋:
- 開:闡述;宗:主旨;明:說明;義:意思。本為《孝經》第一章篇名;它說明全書的主旨;后用來表示說話寫文章一開頭就說明主要意思。
- 成語出處:
- 《孝經 開宗明義章》宋 邢昺題解:“開,張也;宗,本也;明,顯也;義,理也。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顯明五孝之義理,故曰開宗明義章也。”
-
1135
恐遭物議
- 成語拼音:
- kǒng zāo wù yì
- 成語解釋:
- 物:這里指人;議:議論。擔心遭到眾人的非議。
- 成語出處:
- 《梁書·謝幾卿傳》:“時左丞庚仲容亦免歸,二人意志相得,并肆誕縱,或乘露車歷游郊野,既醉則執鐸挽歌,不屑物議。”
-
1136
渴者易飲
- 成語拼音:
- kě zhě yì yǐn
- 成語解釋:
- 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覺得甘甜。舊時比喻久經苛政而最知對德政感恩。
- 成語出處:
- 《孟子·公孫丑上》:“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
1137
柳暗花明又一村
- 成語拼音:
-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ī cūn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1138
利不虧義
- 成語拼音:
- lì bù kuī yì
- 成語解釋:
- 有利在前,能夠不虧損正義。
- 成語出處:
- 《禮記·儒行》:“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義。”
-
1139
路不拾遺
- 成語拼音:
- lù bù shí yí
- 成語解釋:
-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新書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遺,國無獄訟。”
-
1140
利傍倚刀
- 成語拼音:
- lì bàng yǐ dāo
- 成語解釋:
- 倚:靠著。“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猶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貪利常得禍。
- 成語出處:
- 《古詩源·古詩二首》:“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利傍有倚刀,貪人還自賊。”
* yi成語,yi的成語,帶y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