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ng的成語 (627個)

    141

    官樣文章

    成語拼音: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成語解釋:
    原指官場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現比喻徒具形式;擺擺樣子;沒有實際內容的文章、言詞或做法。
    成語出處:
    明 沈鯨《雙珠記 風鑒通神》:“~大手筆,衙官屈宋誰能匹。冀得鴻臚第一傳,平地雷轟聲霹靂。”
    142

    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

    成語拼音:
    gū yīn zé bù shēng,dú yáng zé bù zhǎng
    成語解釋:
    指單一方面的因素或條件是不能生長出新事物的
    成語出處:
    清·程允開《幼學故事瓊林·夫婦》:“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
    143

    各種各樣

    成語拼音:
    gè zhǒng gè yàng
    成語解釋:
    具有多種多樣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種類
    成語出處:
    朱自清《萊茵河》:“坐在輪船上兩邊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種各樣的堡壘歷歷的從眼前過去。”
    144

    海不揚波

    成語拼音:
    hǎi bù yáng bō
    成語解釋:
    比喻太平無事。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一卷:“道不拾遺,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揚波,知中國有圣人。”
    145

    鶴背揚州

    成語拼音:
    hè bèi yáng zhōu
    成語解釋:
    南朝梁殷蕓《小說》卷六:“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原為揚州刺史,或原多貲財,或原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后以“鶴背揚州”比喻利欲之心。
    成語出處:
    南朝·梁·殷蕓《小說》卷六:“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原為揚州刺史,或原多貲財,或原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146

    華不再揚

    成語拼音:
    huá bù zài yáng
    成語解釋: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成語出處:
    晉·陸機《短歌行》:“時無重至,華不再揚。”
    147

    虎蕩羊群

    成語拼音:
    hǔ dàng yáng qún
    成語解釋:
    老虎沖進羊群中。比喻以強凌弱,為所欲為。同“虎入羊群”。
    成語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俠指東打西,竄南躍北,猶如虎蕩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個落花流水。”
    148

    禍國殃民

    成語拼音:
    huò guó yāng mín
    成語解釋:
    禍、殃:帶來災難;使受損害。危害國家;殘害人民。
    成語出處:
    章炳麟《正學報緣起 例言》:“如去歲兗州之變,西報指斥疆臣,謂其禍國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149

    后合前仰

    成語拼音:
    hòu hé qián yǎng
    成語解釋:
    合:彎身俯地;仰:仰面朝天。身體前后晃動,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東倒西歪,后合前仰,離席上,這酒興顛狂。”
    150

    赫赫揚揚

    成語拼音:
    hè hè yáng yáng
    成語解釋:
    赫赫:顯赫的樣子。①光明盛大的樣子。②形容興旺顯赫。
    成語出處:
    明 湯顯祖《牡丹亭 診崇》:“赫赫揚揚,日出東方。”
    151

    虎落平陽

    成語拼音:
    hǔ luò píng yáng
    成語解釋:
    老虎離開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權有勢者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勢。平陽:地勢平坦、明亮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152

    葫蘆依樣

    成語拼音:
    hú lu yī yàng
    成語解釋:
    依樣畫葫蘆。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創造
    成語出處:
    清 周亮工《書影》第三卷:“工者不免優孟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蘆依樣之譏。”
    153

    好模好樣

    成語拼音:
    hǎo mó hǎo yàng
    成語解釋:
    ①模樣端正。②猶言規規矩矩。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第一件,要一個人才出眾,好模好樣的。”
    154

    狐埋狐揚

    成語拼音:
    hú mái hú yáng
    成語解釋:
    見“狐埋狐搰”。
    成語出處:
    梁啟超《復古思潮平議》:“而狐埋狐揚,天下其謂政府何?”
    155

    滑泥揚波

    成語拼音:
    huá ní yáng bō
    成語解釋:
    謂同流合污,隨俗浮沉。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燮傳》:“吾既不能隱處巢穴,追綺季之跡,而猶顯然不遠父母之國;斯固以滑泥揚波,同其流矣。”
    156

    虎皮羊質

    成語拼音:
    hǔ pí yáng zhì
    成語解釋:
    質:本性。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成語出處:
    西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157

    揮日陽戈

    成語拼音:
    huī rì yáng gē
    成語解釋:
    猶言揮戈反日。
    成語出處:
    明·張景《飛丸記·盟尋泉石》:“總然借揮日陽戈,難挽西飛箭。”
    158

    虎入羊群

    成語拼音:
    hǔ rù yáng qún
    成語解釋:
    老虎進入羊群。形容強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兵出城。”
    159

    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成語拼音: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yáng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160

    虎視鷹揚

    成語拼音:
    hǔ shì yīng yáng
    成語解釋:
    揚:高舉,飛起。像老虎那樣雄視,像老鷹那樣飛翔天空。形容人很有威儀
    成語出處:
    清·施潤章《重刻序》:“明正德間,李空同虎視鷹揚,望之森森武庫,學者風靡,固其雄也。”
    * yang成語,yang的成語,帶y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