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ng的成語 (627個)

    601

    趾高氣揚

    成語拼音:
    zhǐ gāo qì yáng
    成語解釋:
    走路時腳抬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602

    足高氣揚

    成語拼音:
    zú gāo qì yáng
    成語解釋:
    猶言趾高氣揚。語本《戰國策·齊策三》:“公孫戍趨而去。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三》:“公孫戍趨而去。 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
    603

    志高氣揚

    成語拼音:
    zhì gāo qì yáng
    成語解釋:
    志氣高昂而自得。
    成語出處:
    《史記 蘇秦列傳》:“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604

    臧谷亡羊

    成語拼音:
    zāng gǔ wáng yáng
    成語解釋:
    《莊子·駢拇》載,臧、谷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和劉道原〈詠史〉》:“仲尼憂世接輿狂,藏谷雖殊竟兩亡。”
    605

    臧穀亡羊

    成語拼音:
    zāng gǔ wáng yáng
    成語解釋:
    《莊子·駢拇》載,臧、穀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和劉道原〈詠史〉》:“仲尼憂世接輿狂,藏穀雖殊竟兩亡。”
    606

    招魂揚幡

    成語拼音:
    zhāo hún yáng fān
    成語解釋:
    魂:靈魂;招魂:招回靈魂;幡:一種垂直懸掛的窄長的旗子。比喻為死亡的舊事物復活進行鼓吹
    成語出處:
    607

    爭雞失羊

    成語拼音:
    zhēng jī shī yáng
    成語解釋:
    比喻貪小失大。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八:“爭雞失羊,亡其金囊。”
    608

    鉆堅仰高

    成語拼音:
    zuàn jiān yǎng gāo
    成語解釋:
    堅:疑難。仰:抬頭看。指越鉆研越深,越抬頭看越高。形容努力深鉆細研,力求達到高水平。亦作“鉆堅研微”。
    成語出處:
    《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漢·趙壹《非草書》:“博學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專用為務,鉆堅仰高,忘其罷勞。”
    609

    裝模作樣

    成語拼音:
    zhuāng mó zuò yàng
    成語解釋:
    故意裝樣子作姿態。形容做作;不自然。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凍蘇秦》:“也不問別來無恙,放下一張飯床,上面都沒擺當,冷酒冷湯,著咱如何近傍,百般裝模作樣。”
    610

    裝模裝樣

    成語拼音:
    zhuāng mó zhuāng yàng
    成語解釋:
    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態給人看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社戲》:“只有我急得要哭,母親卻竭力的囑咐我,說萬不能裝模裝樣,怕又招外祖母生氣,又不準和別人一同去,說是怕外祖母要擔心。”
    611

    裝模做樣

    成語拼音:
    zhuāng mó zuò yàng
    成語解釋:
    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態給人看
    成語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唐紀·景云元年》:“還有一等裝模做樣如泥塑、如木雕的五經。未嘗不掃地。要知。要知。”
    612

    妝模作樣

    成語拼音:
    zhuāng mó zuò yàng
    成語解釋:
    故意做樣子給人看。
    成語出處:
    清·李漁《蜃中樓·雙訂》:“你們兩個起先那樣愛他,如今走到面前,又這等妝模作樣。”
    613

    自取其殃

    成語拼音:
    zì qǔ qí yāng
    成語解釋:
    自己招來禍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也終防別生事故,休遲緩自取其殃。”
    614

    治氣養生

    成語拼音:
    zhì qì yǎng shēng
    成語解釋:
    治氣:修養氣度。指修養精神,保養身體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615

    遵時養晦

    成語拼音:
    zūn shí yǎng huì
    成語解釋:
    遵:遵循,按照;時:時勢;晦:隱藏。原為頌揚周武王順應時勢,退守待時。后多指暫時隱居,等待時機。
    成語出處:
    《詩經·周頌·酌》:“于鑠王師,遵養時晦。”
    616

    章臺楊柳

    成語拼音:
    zhāng tái yáng liǔ
    成語解釋:
    比喻窈窕美麗的女子。
    成語出處:
    唐韓翃有姬柳氏,以艷麗稱。韓獲選上第歸家省親;柳留居長安,安史亂起,出家為尼。后韓使人寄柳詩曰:“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
    617

    知疼著癢

    成語拼音:
    zhī téng zháo yǎng
    成語解釋:
    形容對親人的關懷、體貼。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無奈二姐倒是個多情的人,以為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著癢。”
    618

    濯污揚清

    成語拼音:
    zhuó wū yáng qīng
    成語解釋:
    濯:洗。洗去污垢,激揚清澈。比喻揚善除惡。
    成語出處:
    《南史·范泰傳》:“臣昔謬得待罪選曹,誠無以濯污揚清。然君子之有智能,猶鵷鳳之有文采,俟時而振羽翼。何患不出云霞之上?”
    619

    遵養待時

    成語拼音:
    zūn yǎng dài shí
    成語解釋:
    同“遵養時晦”。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害卿兄弟,獨夫介立,遵養待時,臣節詎久。”范祥雍校注:“此言爾朱榮待有時機,即欲篡奪。”
    620

    遵養晦時

    成語拼音:
    zūn yǎng huì shí
    成語解釋:
    同“遵養時晦”。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感遇》詩之十一:“浮云不足貴,遵養晦時文。”
    * yang成語,yang的成語,帶y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