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ng的成語 (627個)

    441

    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成語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成語解釋:
    指長期供養、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
    成語出處:
    《秦并六國平話》卷上:“王賁啟奏曰:‘告陛下,養軍千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主公,可不道,養軍千日,用在一朝。為臣子要盡忠報國也呵!”
    442

    養精蓄銳

    成語拼音:
    yǎng jīng xù ruì
    成語解釋:
    養:保養;精:精神;蓄:積蓄;銳:銳氣。保養精神;積蓄力量。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4回:“且待半年,養精蓄銳,劉表,孫權可一鼓而下也。”
    443

    有腳陽春

    成語拼音:
    yǒu jiǎo yáng chūn
    成語解釋:
    承春:指春天。舊時稱贊好官的話。
    成語出處: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有腳陽春》:“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444

    陽解陰毒

    成語拼音:
    yáng jiě yīn dú
    成語解釋:
    謂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成語出處:
    明·李贄《答來書》:“蓋彼皆君子路上人,決無有匿怨友人,陽解陰毒之事。”
    445

    頤精養神

    成語拼音:
    yí jīng yǎng shén
    成語解釋:
    見“頤養精神”。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鄭沖傳》:“公宜頤精養神,保衛太和,以究遐福。”
    446

    陽九之厄

    成語拼音:
    yáng jiǔ zhī è
    成語解釋:
    陽九: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厄:災難。陽九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予遭陽九之厄,百六之會,枯旱霜蝗,饑饉薦臻。”
    447

    陽九之會

    成語拼音:
    yáng jiǔ zhī huì
    成語解釋:
    陽九: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陽九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司馬朗傳》:“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陽九之會,清除群穢,廣舉賢士,此誠虛心垂慮,將興至治也。”
    448

    佯狂避世

    成語拼音:
    yáng kuáng bì shì
    成語解釋:
    佯:假裝。假裝瘋狂以回避世人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41回:“少不得借鑒著佯狂避世,放浪形骸,以為遮飾地步。”
    449

    揚鈴打鼓

    成語拼音:
    yáng líng dǎ gǔ
    成語解釋:
    比喻大聲張揚。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要是一點子小事便揚鈴打鼓,亂折騰起來,不成道理。”
    450

    揚鑼搗鼓

    成語拼音:
    yáng luó dǎo gǔ
    成語解釋:
    揚:搖。比喻大聲張揚,喧嘩吵鬧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這回必然要揚鑼搗鼓的大鬧,所以張夫人身雖在這邊,心卻在那邊。”
    451

    楊柳宮眉

    成語拼音:
    yáng liǔ gōng méi
    成語解釋:
    細長秀美如柳葉的宮妝畫眉。借指美女。
    成語出處:
    元·劉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鄧永年泛洞庭湖宿鳳凰臺下》:“楊柳宮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緣。”
    452

    羊落虎口

    成語拼音:
    yáng luò hǔ kǒu
    成語解釋:
    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險境,很難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成語出處:
    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楊,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這個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453

    揚厲鋪張

    成語拼音:
    yáng lì pù zhāng
    成語解釋:
    夸大渲染。
    成語出處:
    清·王韜《英但自守》:“而載筆者揚厲鋪張,若臨大敵,賞功之典,至再至三。”
    454

    養老送終

    成語拼音:
    yǎng lǎo sòng zhōng
    成語解釋:
    同“養生送死”。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門第,配嫁他人,又恐老來無倚,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養老送終。”
    455

    仰面朝天

    成語拼音:
    yǎng miàn cháo tiān
    成語解釋:
    臉朝上平臥或身向后摔倒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四十九回:“江樊往后退了幾步,身不由己的也就仰面朝天的躺下了。”
    456

    羊毛出在羊身上

    成語拼音:
    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àng
    成語解釋:
    比喻表面上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價里。
    成語出處:
    明 唐順之《公移 牌》:“稍稍借貸度日,有收之年送還田主。諺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457

    揚眉抵掌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dǐ zhǎng
    成語解釋:
    抵掌:雙掌合在一起。揚起眉毛,雙掌合在一起。非常喜悅、珍惜的神態
    成語出處:
    《梁書·任昉傳》:“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458

    一模二樣

    成語拼音:
    yī mó èr yàng
    成語解釋:
    猶言一模一樣。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又或有將金銀珠寶首飾來解的,他看得金子有十分成數,便一模二樣,暗地里打造來換了。”
    459

    揚眉奮髯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fèn rán
    成語解釋:
    髯:頰旁的胡須。眉毛揚起,髯須舞動。神情激動興奮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徐禧無學術而口辯,揚眉奮髯,足以動人主意。”
    460

    揚名后世

    成語拼音:
    yáng míng hòu shì
    成語解釋:
    名聲傳揚到后世
    成語出處:
    《孝經·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 yang成語,yang的成語,帶y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