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的成語 (627個)
-
261
驅羊攻虎
- 成語拼音:
- qū yáng gōng hǔ
- 成語解釋:
- 驅:趕。驅趕羊群去進攻老虎。形容以弱敵強,力量懸殊,必遭覆滅。
- 成語出處:
- 《史記·張儀列傳》:“且夫為從者,無以異于驅群羊而攻猛虎,虎之與羊不格明矣。今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臣竊以為大王之計過也。”
-
262
前仰后合
- 成語拼音:
- qián yǎng hòu 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身體大幅度地前后晃動。多指大笑、酒醉、困倦時站立不穩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東倒西歪,后合前仰,離席上,這酒興顛狂。”
-
263
驅羊戰狼
- 成語拼音:
- qū yáng zhàn láng
- 成語解釋:
- 喻以弱擊強。
- 成語出處:
- 宋·張耒《唐論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勁騎,此驅羊戰狼,則明皇與重兵選卒所不得行之也。”
-
264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 成語拼音:
- qiān yáng zhī pí,bù rú yī hú zhī yè
- 成語解釋:
- 比喻眾愚不如一賢。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大夫無罪,吾聞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諸大夫朝,徒聞唯唯,不聞周舍之諤諤,是以憂也。”
-
265
辱國殃民
- 成語拼音:
- rǔ guó yāng mín
- 成語解釋:
- 使國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國殄民”。
- 成語出處:
- 《古今小說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韓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趙愚丞相,罷黜道學諸臣,輕開邊釁,辱國殃民。”
-
266
惹禍招殃
- 成語拼音:
- rě huò zhāo yāng
- 成語解釋:
- 給自己引來麻煩。同“惹禍招災”。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藍采和》第三折:“數遍到此,曾諫李王,李王不聽,只恐怕惹禍招殃。”
-
267
如狼牧羊
- 成語拼音:
- rú láng mù yáng
- 成語解釋:
- 如同狼放養羊一般。比喻官吏殘酷地欺壓人民。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寧成為濟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
268
人模狗樣
- 成語拼音:
- rén mú gǒu yàng
- 成語解釋:
- 身分是人,舉止形容卻像狗。多用于嘲諷。
- 成語出處:
- 老舍《駱駝祥子》十四:“祥子在棚里坐著呢,人模狗樣的,臉上的疤被燈光照得像塊玉石。”又《四世同堂》四九:“他也想象到怎樣順手兒教訓教訓那些人模狗樣的科長科員們。”
-
269
人模人樣
- 成語拼音:
- rén mó rén yàng
- 成語解釋:
- 生得像是人的模樣
- 成語出處:
- 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怎人模人樣,做出這等不君子待何如?”
-
270
熱情洋溢
- 成語拼音:
- rè qíng yáng yì
- 成語解釋:
- 熱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來。
- 成語出處:
- 曹靖華《羅漢嶺前吊秋白》:“對全世界來說,這些熱情洋溢的報導,正是撥云霧而見青天啊!”
-
271
肉袒牽羊
- 成語拼音:
- ròu tǎn qiān yáng
- 成語解釋:
- 牽羊:牽著羊,表示犒勞軍隊。古代戰敗投降的儀式。
- 成語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
272
人仰馬翻
- 成語拼音:
- rén yǎng mǎ fān
- 成語解釋:
- 人和馬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被打得慘敗。也比喻亂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趙家一門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盡,人仰馬翻。”
-
273
三般兩樣
- 成語拼音:
- sān bān liǎng yàng
- 成語解釋:
- ①多個。②耍手段,弄花樣。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67卷:“天下只是一個道理,更無三般兩樣。”
-
274
神采飛揚
- 成語拼音: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成語解釋:
- 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臉上的神態煥發有神。形容人興奮得意;精神煥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丁玲《夢珂》:“她居然很能夠安逸的,高貴的,走過去握那少年導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飛揚的眼光去照顧一下全室的人。”
-
275
神彩飛揚
- 成語拼音: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成語解釋:
- 飛揚:精神煥發。形容興奮得意,精神煥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曹禺《膽劍篇》第五幕:“夫差年已五旬以上,面染風霜,多了皺紋,但還是神彩飛揚。”
-
276
恃才揚己
- 成語拼音:
- shì cái yáng jǐ
- 成語解釋:
- 恃:依靠,憑借。自恃才能,驕矜自負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從詩人節說到屈原是否是弄臣》:“屈原那樣的人根本值不得紀念的,恃才揚己,誹謗當道,而終于獨善其身,消極自殺。”
-
277
舍策追羊
- 成語拼音:
- shě cè zhuī yáng
- 成語解釋:
- 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后,設法補救。語本《莊子 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
278
虱多不癢
- 成語拼音:
- shī duō bù yǎng
- 成語解釋:
- 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 成語出處:
- 梁實秋《懶》:“‘虱多不癢,債多不愁’,那是自我解嘲!”
-
279
搔到癢處
- 成語拼音:
- sāo dào yǎng chù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說到點子上。
- 成語出處:
- 唐·杜牧《讀韓杜集》詩:“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
-
280
三迭陽關
- 成語拼音:
- sān dié yáng guān
- 成語解釋:
- 三迭:反復歌唱某一句;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后也比喻離別。
- 成語出處:
- 唐·王維《渭城曲》詩:“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yang成語,yang的成語,帶y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