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n的成語 (1845個)

    221

    蛾眉倒蹙,鳳眼圓睜

    成語拼音:
    é méi dào cù,fèng yǎn yuán zhēng
    成語解釋:
    蛾眉:細長的眉毛;蹙:皺;鳳眼:長而大的雙眼皮眼睛。形容美女發怒的面容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2回:“晴雯聽了,果然氣的蛾眉倒蹙,鳳眼圓睜,即時就叫墜兒。”
    222

    恩人相見,分外眼青

    成語拼音:
    ēn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qīng
    成語解釋:
    分外:格外;眼青:親熱。形容恩人見面,格外親熱
    成語出處:
    明 天然癡叟《石點頭 侯官縣烈女殲仇》:“嘗言恩人相見,分外眼青。姚氏一見知心人,回瞋作喜。”
    223

    耳熱眼花

    成語拼音:
    ěr rè yǎn huā
    成語解釋:
    眼睛發花,耳朵發熱。形容飲酒微有醉意,精神興奮的感覺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簡文帝《箏賦》:“耳熱眼花之娛,千金萬年之壽。”
    224

    耳食之言

    成語拼音:
    ěr shí zhī yán
    成語解釋:
    耳食:耳朵吃飯。比喻耳雜吃進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沒有確鑿的根據;未經思考分析的傳聞。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六國年表序》:“不察其始終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225

    耳聽是虛,眼見是實

    成語拼音:
    ěr tīng shì xū,yǎn jiàn shì shí
    成語解釋:
    虛:虛假。聽到的不足信,親眼看到的才真實可靠
    成語出處:
    京劇《串龍珠》第十場:“有道是耳聽是虛,眼見是實。千歲莫要屈賴好人。”
    226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

    成語拼音:
    ěr tīng shì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成語解釋:
    虛:虛假。聽到的不足信,親眼看到的才真實可靠
    成語出處:
    《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那時我還缺乏理解,但是也曉得大部分同志習慣于‘耳聽是虛,眼見為實’,‘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227

    耳聞不如眼見

    成語拼音: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成語解釋: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可靠
    成語出處:
    《舊唐書 辛替否傳》:“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爵賞不當,破家亡國者,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
    228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成語拼音:
    ěr wén shì xū,yǎn guān wéi shí
    成語解釋:
    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九回:“‘耳聞是虛,眼觀為實’,叔叔此時,且不要過于取笑侄女,請再去一訪,……那時再來取笑侄女,卻也未遲。”
    229

    耳聞眼睹

    成語拼音:
    ěr wén yǎn dǔ
    成語解釋:
    聞:聽見;睹:看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楔子:“老夫耳聞眼睹,非止一端,因而憂悶成疾。”
    230

    耳聞眼見

    成語拼音:
    ěr wén yǎn jiàn
    成語解釋:
    親自聽見和親眼看見的
    成語出處:
    唐 元稹《連昌宮詞》:“翁言野父何分別,耳聞眼見為君說。”
    231

    惡言惡語

    成語拼音:
    è yán è yǔ
    成語解釋:
    指用狠毒的話罵人或說話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一路惡言惡語,直嚷到自己房中,說向丈夫。”
    232

    訛言謊語

    成語拼音:
    é yán huǎng yǔ
    成語解釋:
    訛言:謠言。造謠說謊話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三折:“俺孩兒也不曾訛言謊語,又不曾方頭不律。”
    233

    訛言惑眾

    成語拼音:
    é yán huò zhòng
    成語解釋:
    訛言:詐偽的話。用謠言欺騙迷惑群眾。
    成語出處:
    《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東宮,甲寅,誅西京訛言惑眾者。”
    234

    惡言詈辭

    成語拼音:
    è yán lì cí
    成語解釋:
    中傷辱罵的言辭。
    成語出處:
    宋·王觀國《學林·冰》:“愈獨判二年,日與宦者為敵,相伺候罪過,惡言詈辭,狼藉公牒。”
    235

    惡言厲色

    成語拼音:
    è yán lì sè
    成語解釋:
    說話和臉色都很嚴厲。
    成語出處: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師雖然照樣是惡言厲色的把書茵斥罵一頓,但態度已經和緩下來了。”
    236

    惡言潑語

    成語拼音:
    è yán pō yǔ
    成語解釋:
    指用狠毒的話罵人或說話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3回:“這伊秀才又是個極柔懦的好人,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不肯惡言潑語,傷犯那些眾人。”
    237

    鱷魚眼淚

    成語拼音:
    è yú yǎn lèi
    成語解釋:
    鱷魚:一種生性兇殘,捕食人、畜的爬行動物。傳說鱷魚在吞食人畜時,邊吃邊流眼淚。比喻惡人的假慈悲。
    成語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們一伙的,別以為她會哭,哭的多傷心呀,’她想,‘那不過是鱷魚的眼淚罷了!’”
    238

    腹飽萬言

    成語拼音:
    fù bǎo wàn yán
    成語解釋:
    指學識淵博。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那秦觀秀才字少游,他是揚州府高郵人,腹飽萬言,眼空一世。”
    239

    風塵之言

    成語拼音:
    fēng chén zhī yán
    成語解釋:
    指蜚短流長的言語
    成語出處:
    《魏書·王慧龍傳》:“賜慧龍璽書曰:‘義隆畏將軍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風塵之言,想不足介意也。”
    240

    附耳低言

    成語拼音:
    fù ěr dī yán
    成語解釋:
    附:貼近。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形容和對方密談要事。
    成語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遂附耳低言道:‘這樁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種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與你商量后事。’”
    * yan成語,yan的成語,帶y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