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的成語 (1845個)
-
201
大言欺人
- 成語拼音:
- dà yán qī rén
- 成語解釋:
- 大言:夸大的言辭。說大話欺騙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軍敗于當陽,計窮于夏口,區區求救于人,而猶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
-
202
德言容功
- 成語拼音:
- dé yán róng gōng
- 成語解釋:
- 德:婦德,品德。言:言辭。容:容貌。功:女紅(舊指女子所做的針線活)。封建禮教要求婦女應具備的品德。
- 成語出處:
- 《禮記·昏義》:“是以古者婦人先嫁三日……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
203
多言數窮
- 成語拼音:
- duō yán shuò qióng
- 成語解釋:
-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時。
- 成語出處:
- 《老子》:“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204
得意忘言
- 成語拼音:
- dé yì wàng yán
- 成語解釋:
- (語言是表達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記住言辭了。現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
205
大言相駭
- 成語拼音:
- dà yán xiāng hài
- 成語解釋:
- 大言:夸大的言辭;駭:驚擾。說大話嚇唬人
- 成語出處:
- 明·孫仁孺《東郭記·吾將瞷良人之所也》:“他覷見俺似嬰孩,大言相駭。”
-
206
東掩西遮
- 成語拼音:
- dōng yǎn xī zhē
- 成語解釋:
- 謂左右遮掩,隱瞞真相。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七:“別件事,或者有些東扯西拽,東掩西遮,東三西四,不容易說話。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
207
斗艷爭芳
- 成語拼音:
- dòu yàn zhēng fāng
- 成語解釋:
- 競相比賽艷麗、散發芳香。
- 成語出處:
- 《白雪遺音·玉蜻蜓·游庵》:“斗艷爭芳惟粉黛,當年大小慕喬公。”
-
208
斗艷爭輝
- 成語拼音:
- dòu yàn zhēng huī
- 成語解釋:
- 競相比賽美麗、煥發容光。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無常經講經文》:“只趁事持夸窈窕,斗艷爭輝呈面峭(俏)。”
-
209
大衍之數
- 成語拼音:
- dà yǎn zhī shǔ
- 成語解釋:
- 大:大數;衍:演;大衍:指運用大數來演卦。指五十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大衍之數五十。”
-
210
瞪眼咋舌
- 成語拼音:
- dèng yǎn zé shé
- 成語解釋:
- 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同“瞪目結舌”。
- 成語出處:
- 康濯《臘梅花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們干那新鮮事兒的氣魄很快就鎮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
211
讜言直聲
- 成語拼音:
- dǎng yán zhí shēng
- 成語解釋: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銘序》:“由校書郎拜左拾遺,不數月,讜言直聲動于朝廷。”
-
212
斗艷爭妍
- 成語拼音:
- dòu yàn zhēng yán
- 成語解釋:
- 見“斗艷爭妍”。
- 成語出處:
- 清·歸莊《看寒花記》:“因思春夏秋之花,斗艷爭妍,逾旬則色衰態倦,甚且有一日半日而謝者。”
-
213
東遮西掩
- 成語拼音:
- dōng zhē xī yǎn
- 成語解釋:
- 指左右遮掩,隱瞞真相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別件事,或者有些東扯西拽,東遮西掩,東三西四,不容易說話。”
-
214
盜鐘掩耳
- 成語拼音:
- dào zhōng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盜:盜竊;鐘:古代一種樂器。偷鐘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
215
砥志研思
- 成語拼音:
- dǐ zhì yán sī
- 成語解釋:
- 專心致志,深思鉆研。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胡四娘》:“程入闈,砥志研思,以求必售。”
-
216
遏惡揚善
- 成語拼音:
- è è yán shàn
- 成語解釋:
- 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 成語出處: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
217
扼襟控咽
- 成語拼音:
- è jīn kòng y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據守險要之地。
- 成語出處:
- 宋·周邦彥《汴都賦》:“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為金湯,役諸侯為奴隸。”
-
218
耳聾眼花
- 成語拼音:
- ěr lóng yǎn huā
- 成語解釋:
- 指年老體衰者聽覺、視覺衰退。形容人對事物的知覺極為遲鈍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0回:“晁夫人又不頭疼腦熱,又不耳聾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個將要不好的人。”
-
219
耳聾眼黑
- 成語拼音:
- ěr lóng yǎn hēi
- 成語解釋:
- 指因突然遭到強烈刺激而耳朵變聾,眼睛變瞎
- 成語出處:
- 清 翟灝《通俗編 身體 耳聾眼黑》:“《傳燈錄》,百丈被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聾眼黑。”
-
220
耳聾眼瞎
- 成語拼音:
- ěr lóng yǎn xiā
- 成語解釋:
- 指因突然遭到強烈刺激而耳朵變聾,眼睛變瞎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六回:“那個昏大官人就像耳聾眼瞎的一般。”
* yan成語,yan的成語,帶y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