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的成語 (319個)

    261

    啞然自笑

    成語拼音:
    yǎ rán zì xiào
    成語解釋:
    啞然:笑聲。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五羖大夫》:“質明,視之,恰符五數。啞然自笑神之戲己也。”
    262

    一日之雅

    成語拼音:
    yī rì zhī yǎ
    成語解釋:
    雅:交往。指短暫的交往。指交情不深。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谷永傳》:“永斗筲之才,質薄學朽,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263

    雅俗共賞

    成語拼音:
    yǎ sú gòng shǎng
    成語解釋: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成語出處:
    明 孫仁儒《東郭記 綿駒》:“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
    264

    壓歲錢

    成語拼音:
    yā suì qián
    成語解釋: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
    265

    壓山探海

    成語拼音:
    yā shān tàn hǎi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266

    以勢壓人

    成語拼音:
    yǐ shì yā rén
    成語解釋:
    以:憑借。憑借自己的權勢去壓制別人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首先要對討論和批評的問題研究清楚,絕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勢壓人,強詞奪理。”
    267

    一望無涯

    成語拼音:
    yī wàng wú yá
    成語解釋:
    涯:邊際。一眼望不到邊。形容非常遼闊
    成語出處:
    清·庾嶺勞人《蜃樓志》第11回:“二人上了山頭,千峰錯落,一望無涯。”
    268

    鴨行鵝步

    成語拼音:
    yā xíng é bù
    成語解釋:
    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我覷不的你梢寬也那褶下,肚迭胸高,鴨步鵝行。”
    269

    壓雪求油

    成語拼音:
    yā xuě qiú yóu
    成語解釋:
    比喻難以作到的事。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八回:“八戒道:‘莫管,我這一去,鉆冰取火尋齋至,壓雪求油化飯來。’”
    270

    咬牙恨齒

    成語拼音:
    yǎo yá hèn chǐ
    成語解釋:
    見“咬牙切齒”。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6回:“八戒聞言,咬牙恨齒,忍不住舉起鈀,把那墳冢,一頓筑倒。”
    271

    以牙還牙

    成語拼音:
    yǐ yá huán yá
    成語解釋:
    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成語出處:
    《舊約全書 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272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成語拼音:
    yǐ yǎn huán yǎn,yǐ yá huá yá
    成語解釋:
    用瞪眼回擊瞪眼,用牙齒咬人對付牙齒咬人。指對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進行回擊。
    成語出處:
    《舊約全書 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273

    咬牙切齒

    成語拼音:
    yǎo yá qiè chǐ
    成語解釋:
    切齒:咬緊牙齒;表示痛恨。形容憤恨或發狠到極點的神情。
    成語出處: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為甚事咬牙切齒,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紙。”
    274

    牙牙學語

    成語拼音:
    yá yá xué yǔ
    成語解釋:
    形容嬰兒咿咿呀呀地學大人說話的神情。
    成語出處:
    唐·司空圖《障車文》:“二女則牙牙學語,五男則雁雁成行。”
    275

    呀呀學語

    成語拼音:
    yā yā xué yǔ
    成語解釋:
    形容嬰兒咿咿呀呀地學大人說話的神情
    成語出處:
    巴金《還魂草》:“朋友那個新生的男孩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養育起來的,現在開始呀呀學語了。”
    276

    啞啞學語

    成語拼音:
    yā yā xué yǔ
    成語解釋:
    形容嬰兒咿咿呀呀地學大人說話的神情
    成語出處:
    《精衛石》第二回:“已生一子周歲,剛是啞啞學語。”
    277

    咿咿啞啞

    成語拼音:
    yī yī yā yā
    成語解釋:
    物體轉動或搖動的聲音,小兒學語或低哭聲,也指鳥叫聲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那梢公點頭,只不應岸上的人,把船望上水咿咿啞啞的搖將去。”
    278

    咿咿呀呀

    成語拼音:
    yī yī yā yā
    成語解釋:
    物體轉動或搖動的聲音,小兒學語或低哭聲,也指鳥叫聲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全村的大人娃娃,說說笑笑,咿咿呀呀,手舞足蹈,都穿上了自己最體面的衣裳,紛紛走出家門。”
    279

    魚魚雅雅

    成語拼音:
    yú yú yǎ yǎ
    成語解釋:
    形容車駕前行威儀整肅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元和圣德詩》:“駕龍十二,魚魚雅雅。”
    280

    睚眥必報

    成語拼音:
    yá zì bì bào
    成語解釋:
    睚眥:瞪眼怒視;引申為小怨小忿;報:報復。連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報復。形容氣量極其狹小。也作“睚眥之恨”。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 ya成語,ya的成語,帶y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