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的成語 (319個)

    301

    裝聾作啞

    成語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yǎ
    成語解釋:
    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不理睬;裝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裝聾做啞”。
    成語出處: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302

    裝聾裝啞

    成語拼音:
    zhuāng lóng zhuāng yǎ
    成語解釋:
    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成語出處:
    茅盾《小巫》:“蔓姐幾次三番乘機會說起娘在上海不知道是怎樣過日子,老爺只是裝聾裝啞。”
    303

    裝聾做啞

    成語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yǎ
    成語解釋:
    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方氏已許出了口,不好悔得,只得裝聾做啞,聽他娶了一個妾。”
    304

    妝聾做啞

    成語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yǎ
    成語解釋:
    假裝耳聾口啞,故意不理睬。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一個悄悄冥冥,一個絮絮答答。卻早禁住隋何,迸住陸賈,叉手躬身,妝聾做啞。”
    305

    字若涂鴉

    成語拼音:
    zì ruò tú yā
    成語解釋:
    涂鴉:比喻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比喻書法拙劣、幼稚
    成語出處:
    唐·盧全《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
    306

    鄭聲亂雅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g luàn yǎ
    成語解釋:
    鄭聲:春秋時鄭國的音樂,靡靡之音;雅:莊嚴的雅樂。鄭國淫靡的聲樂擾亂了莊嚴的雅樂。比喻以邪侵正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307

    正聲雅音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g yǎ yīn
    成語解釋:
    純正優雅的音樂。
    成語出處:
    唐 皮日休《通玄子棲賓亭記》:“其正聲雅音,笙師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過也。”
    308

    遮天壓地

    成語拼音:
    zhē tiān yā dì
    成語解釋:
    形容數量多。形容來勢兇猛,彌漫充滿于天地之間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只見前頭的全副執事擺開……車轎人馬,浩浩蕩蕩,一片錦繡香煙,遮天壓地而來。”
    309

    澤吻磨牙

    成語拼音:
    zé wěn mó yá
    成語解釋:
    猶言齜牙咧嘴。兇殘貌。
    成語出處:
    《新唐書·酷吏傳序》:“于是索元禮、來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紛紛并興,澤吻磨牙,噬紳纓若狗豚然。”
    310

    自崖而反

    成語拼音:
    zì yá ér fǎn
    成語解釋:
    崖:崖岸;反:通“返”,回。舊時送行辭。
    成語出處:
    《莊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
    311

    齜牙咧嘴

    成語拼音:
    zī yá liě zuǐ
    成語解釋:
    齜:露齒。張著嘴巴;露出牙齒。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312

    齜牙裂嘴

    成語拼音:
    zī yá liè zuǐ
    成語解釋:
    見“齜牙咧嘴”。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七回:“楊雄、石秀都跟出前廳來看時,只見杜興下了馬,入得莊門,見他模樣,氣得紫漲了面皮,齜牙露嘴,半晌說不的話。”
    313

    咨牙俫嘴

    成語拼音:
    zī yá lái zuǐ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14

    眥睚殺人

    成語拼音:
    zì yá shā rén
    成語解釋:
    眥:眼角;睚:眼眶。因為別人瞪眼就殺了他。形容為人狹窄驕橫
    成語出處:
    宋·王讜《唐語林·政事》:“程一日果以眥睚殺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315

    張牙舞爪

    成語拼音:
    zhāng yá wǔ zhǎo
    成語解釋:
    張:顯露;張開;張牙:張開嘴露著牙;舞:揮舞;揮動。原形容野獸兇猛的樣子。現多比喻敵人或壞人猖狂兇惡的樣子。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孔子項托相問書》:“魚生三日游于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316

    詐啞佯聾

    成語拼音:
    zhà yǎ yáng lóng
    成語解釋:
    假裝啞巴聾子。指置身事外。
    成語出處:
    《群音類選 官腔類 雙忠記 睢陽陷守》:“身在伍倫中,怎做得詐啞佯聾,為官食祿,直須盡職輸忠。”
    317

    爪牙之將

    成語拼音:
    zhǎo yá zhī jiàng
    成語解釋:
    爪牙:比喻輔佐的人。指勇敢的衛士或得力的助手
    成語出處:
    清·魏源《圣武記》第11卷:“爪牙之將,用不拘資。”
    318

    爪牙之士

    成語拼音:
    zhǎo yá zhī shì
    成語解釋:
    爪牙:比喻輔佐的人。指勇敢的衛士或得力的助手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越語上》:“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319

    坐鎮雅俗

    成語拼音:
    zuò zhèn yǎ sú
    成語解釋:
    坐鎮:安坐而以德威服人;雅俗:文雅和粗俗。安坐而可以威服風雅之士或流俗之人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乧《為蕭揚州薦士表》:“暕坐鎮雅俗。弘益已多。”
    * ya成語,ya的成語,帶y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