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的成語 (319個)

    221

    壓肩迭背

    成語拼音:
    yā jiān dié bèi
    成語解釋:
    迭:重迭。形容觀看的人極多。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壓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
    222

    亞肩迭背

    成語拼音:
    yà jiān dié bèi
    成語解釋:
    肩壓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擁擠。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迭背,鬧鬧穰穰,屯街塞巷,都來看大蟲。”
    223

    壓肩疊背

    成語拼音:
    yā jiān dié bèi
    成語解釋:
    指人眾多密集。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壓肩疊背,何止一二千人。”
    224

    亞肩疊背

    成語拼音:
    yà jiān dié bèi
    成語解釋:
    前后的人肩背緊挨著。形容人多擁擠。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疊背,鬧鬧嚷嚷,屯街塞巷,都來看大蟲。”
    225

    咬緊牙關

    成語拼音:
    yǎo jǐn yá guān
    成語解釋:
    謂盡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難。
    成語出處: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十三回:“一面問個著落,一面咬緊牙關把樸齋腿膀狠命的摔一把。樸齋忍不住叫聲‘阿呀’。”
    226

    咬緊牙根

    成語拼音:
    yǎo jǐn yá gēn
    成語解釋:
    緊緊地咬住牙,不張開嘴巴。形容盡最大努力克服困難或忍受痛苦
    成語出處:
    梁斌《紅旗譜》第二卷:“他就咬緊牙根,恨恨地說:‘干,割了脖子上了吊也得干!’”
    227

    壓卷之作

    成語拼音:
    yā juàn zhī zuò
    成語解釋:
    壓:超過。指詩文書畫中能超過其它同類作品的、最出色的作品。
    成語出處:
    228

    啞口無聲

    成語拼音:
    yǎ kǒu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同“啞口無言”。
    成語出處:
    《再生緣》第三九回:“話說孟夫人聽了這些言語,只氣的啞口無聲。”
    229

    啞口無言

    成語拼音:
    yǎ kǒu wú yán
    成語解釋:
    像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語,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
    230

    雅量高致

    成語拼音:
    yǎ liàng gāo zhì
    成語解釋:
    氣度寬宏,情致高雅。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惟與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幹(蔣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231

    雅量豁然

    成語拼音:
    yǎ liàng huò rán
    成語解釋:
    雅量:寬宏的度量;豁然:開闊,通達。度量寬宏,品性豁達
    成語出處:
    《晉書·李壽載記》:“敏而好學,雅量豁然。”
    232

    壓良為賤

    成語拼音:
    yā liáng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舊指強買平民女子為奴婢。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后晉紀齊王天福八年》:“自烈祖相吳,禁壓良為賤。”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五:“師曰:‘和尚莫壓良為賤。’”
    233

    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成語拼音: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
    成語解釋:
    啞子:啞巴;黃柏:黃檗,味苦。啞子嘗到黃柏的苦味,知苦說不出。比喻有苦難言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文姜深閨寂寞,懷念諸兒,病勢愈加,卻是胸中展轉,難以出口。正是‘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234

    鴉默雀靜

    成語拼音:
    yā mò què jìng
    成語解釋:
    默:靜默。形容人們或活動場所非常安靜。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我因為到了老祖宗那里,鴉默雀靜的,問小丫頭子們,他又不肯叫我找園里來。”
    235

    鴉沒鵲靜

    成語拼音:
    yā méi què jìng
    成語解釋:
    同“鴉默雀靜”。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五十回:“我因為到了老祖宗那里,鴉沒鵲靜的,問小丫頭子們,他又不肯叫我到園里來。”
    236

    鴉默鵲靜

    成語拼音:
    yā mò què jìng
    成語解釋:
    見“鴉默雀靜”。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三:“會議室里,鴉默鵲靜,只有那口小白鐘發出嘀嘀噠噠的,很有規則的微響。”
    237

    一面之雅

    成語拼音:
    yī miàn zhī yǎ
    成語解釋:
    見“一面之交”。
    成語出處:
    田漢《關漢卿》第七場:“女的我不認識,跟這關漢卿倒有一面之雅。”
    238

    揠苗助長

    成語拼音:
    yà miáo zhù zhǎng
    成語解釋: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幫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因而誤了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239

    牙簽錦軸

    成語拼音:
    yá qiān jǐn zhóu
    成語解釋:
    見“牙簽玉軸”。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贈書記·秘書贈合》:“牙簽錦軸吾良友,明窗凈幾共夷猶。”
    240

    鴉雀無聲

    成語拼音:
    yā què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聲都沒有。形容自然環境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不作聲;一聲不響。鴉:烏鴉;雀:麻雀。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聲,運何言聞?’”
    * ya成語,ya的成語,帶y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