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ng的成語 (1242個)

    141

    撫髀興嗟

    成語拼音:
    fǔ bì xīng jiē
    成語解釋:
    髀:股部,大腿;嗟:嗟嘆。撫摩大腿,發出長長的嘆息。指久處安逸而無所作為發出的慨嘆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96回:“急得宗祥撫髀興嗟,非常侘傺。”
    142

    風掣雷行

    成語拼音:
    fēng chè léi xíng
    成語解釋:
    掣:閃過。風閃雷鳴。形容像刮風和響雷那樣迅速。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游越南記》:“洋場馬路,縱橫井井,雖不及上海之平坦,而馬車洋車往來絡繹,風掣雷行。”
    143

    放蕩形骸

    成語拼音:
    fàng dàng xíng hái
    成語解釋:
    行為放縱,不拘禮節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盡著他放蕩形骸,我可也萬千事,不折證。”
    144

    法貴必行

    成語拼音:
    fǎ guì bì xíng
    成語解釋:
    貴:崇高,可貴。法令貴在切實執行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德宗貞元十年》:“法貴必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嚴其令以懲違微損有余,稍憂不足。”
    145

    返躬內省

    成語拼音:
    fǎn gōng nèi xǐng
    成語解釋:
    躬:自身;省:檢查,反省。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過失
    成語出處:
    《清史稿·文宗本紀》:“今年過節春分,寒威未解,朕返躬內省,未能上感天和。”
    146

    反躬自省

    成語拼音:
    fǎn gōng zì xǐng
    成語解釋:
    躬:自身;省:檢查。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過錯。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王晉 鋪(其四)》:“自吟以往,更愿反躬自省,以擇乎二者之間察其孰緩孰急,以為先后。”
    147

    反經行權

    成語拼音:
    fǎn jīng xíng quán
    成語解釋:
    經:常道;權:權宜的辦法。指違反常規,采取權宜之計。
    成語出處:
    元 施惠《幽閨記 招商諧偶》:“倘遇不良之人,無賴之輩,強逼為婚,非惟玷污了身己,抑且所配非人。不若反經行權,成就了好事罷。”
    148

    風流水性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shuǐ xìng
    成語解釋:
    性情風流浮蕩,如水一樣隨勢而流。比喻婦女愛情不專一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0回:“這貴妃又是個風流水性,他也不必以貌取人,只是愛少年,喜壯士。”
    149

    放浪形骸

    成語拼音:
    fàng làng xíng hái
    成語解釋:
    放浪:放縱;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體、形跡。指行為不受世俗禮法的約束;曠達豪爽。
    成語出處:
    《晉書 王羲之傳》:“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50

    非錢不行

    成語拼音:
    fēi qián bù xíng
    成語解釋:
    指官場黑暗,貪污成風,辦事沒有錢打通關節是行不通的
    成語出處:
    唐·張鷟《朝野僉載》:“愔問故,答曰:‘當今之選,非錢不行。’”
    151

    反其道而行之

    成語拼音: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成語解釋: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辦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對方相反的方法行事。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勸你去做教習,你卻去做學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
    152

    發人深省

    成語拼音:
    fā rén shēn xǐng
    成語解釋:
    發:啟發;省:醒悟。啟發人們深思而有所醒悟。
    成語出處:
    唐 杜甫《游龍門奉先寺》詩:“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153

    繁榮興旺

    成語拼音:
    fán róng xīng wàng
    成語解釋:
    形容事業或經濟狀況發達昌盛;生機蓬勃。
    成語出處:
    154

    賦食行水

    成語拼音:
    fù shí xíng shuǐ
    成語解釋:
    賦:給予;行:奉。指送飯送水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梁紀》:“或親為眾僧賦食行水,世頗以為失宰相禮。”
    155

    附膻逐腥

    成語拼音:
    fù shān zhú xīng
    成語解釋:
    膻:羊肉的氣味。依附、追逐有膻腥氣味的東西。比喻巴結權貴,追逐個人利益。亦作“附膻逐穢”。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8回:“我們清白門第,斷不至于設招權倚勢之心,那無知小人,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腥之地。”
    156

    福無雙降,禍不單行

    成語拼音:
    fú wú shuāng jiàng,huò bù dān xíng
    成語解釋:
    降:降臨。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5回:“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我才脫了天條死難……又撞著這般惡魔,他來害我!”
    157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成語拼音:
    fú wú shuāng zhì huò bù dān xíng
    成語解釋: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158

    非刑逼拷

    成語拼音:
    fēi xíng bī kǎo
    成語解釋:
    非刑:法律外的殘酷肉刑。指使用殘酷的肉刑進行審訊逼供
    成語出處: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納賄詐財。”
    159

    分星掰兩

    成語拼音:
    fēn xīng bāi liǎng
    成語解釋:
    一點一滴,詳詳細細
    成語出處:
    元·孟漢卿《魔合羅》:“則要你依頭縷當,分星掰兩,責狀招實。”
    160

    分星擘兩

    成語拼音:
    fēn xīng bò liǎng
    成語解釋:
    詳細分說;清楚,明白。
    成語出處:
    《劉知遠諸宮調·知遠走慕家莊沙佗村入舍》:“便分星百(擘)兩,道俺不姓慕容。”
    * xing成語,xing的成語,帶x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