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ng的成語 (1242個)

    121

    砥行磨名

    成語拼音:
    dǐ xíng mó míng
    成語解釋:
    磨礪德行與名節。
    成語出處:
    南朝宋·周朗《報羊希書》:“夫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氣,運奇蓄異,將進善于所滅。”
    122

    倒行逆施

    成語拼音:
    dào xíng nì shī
    成語解釋: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違反常規;違背情理的行為一般指違反社會道德準則和時代進步方向的行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伍子胥列傳》:“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123

    獨行其道

    成語拼音:
    dú xíng qí dào
    成語解釋:
    道:信念、主張。獨自去實現自己的主張。
    成語出處: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124

    獨行其是

    成語拼音:
    dú xíng qí shì
    成語解釋:
    是:對的。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只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七:“美國還不能在世界上獨行其是,尤其在東方,他有兩個勁敵。”
    125

    動心忍性

    成語拼音:
    dòng xīn rěn xìng
    成語解釋:
    動心:使內心驚動;忍性:使性格堅韌。指不顧外界阻力,堅持下去。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6

    大興土木

    成語拼音:
    dà xīng tǔ mù
    成語解釋:
    興:創辦、興起。大規模地興建土木工程。多指興建宮殿、住宅或園林等。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 漢書 李守貞傳》:“以廣其第,大興土木,治之歲余,為京師之甲。”
    127

    遁形遠世

    成語拼音:
    dùn xíng yuǎn shì
    成語解釋:
    猶言避世隱居。
    成語出處:
    《后漢書·逸民傳·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遠世,豈飲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隱絕,終不降屈。”
    128

    帶月披星

    成語拼音:
    dài yuè pī xīng
    成語解釋:
    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則合帶月披星,誰著你停眠整宿?”
    129

    戴月披星

    成語拼音:
    dài yuè pī xīng
    成語解釋:
    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或日夜趕路,旅途辛苦。
    成語出處:
    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這般披星戴月生受。”
    130

    得意忘形

    成語拼音:
    dé yì wàng xíng
    成語解釋: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興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態。形容淺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記了應持的態度。
    成語出處:
    《晉書 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
    131

    電照風行

    成語拼音:
    diàn zhào fēng xíng
    成語解釋:
    如電光之照耀,如風之流動。比喻影響甚大。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電照風行,聲馳海外。”
    132

    斗折蛇行

    成語拼音:
    dǒu zhé shé xíng
    成語解釋: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133

    斗轉星移

    成語拼音:
    dǒu zhuǎn xīng yí
    成語解釋:
    北斗轉換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斗:北斗星;星:星辰。
    成語出處: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閑云潭影日悠悠,物轉星移幾度秋。”
    134

    惡事行千里

    成語拼音: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含有勸告的意思)。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135

    恩威并行

    成語拼音:
    ēn wēi bìng xíng
    成語解釋:
    安撫和強制同時施行。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周魴傳》:“魴在郡十三年卒,賞善罰惡,恩威并行。”
    136

    扼腕興嗟

    成語拼音:
    è wàn xīng jiē
    成語解釋:
    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嘆。用手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動發出嘆息的神態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01回:“于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興嗟,愁眉百結了。”
    137

    兒行千里母擔憂

    成語拼音: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成語解釋:
    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不放心。形容母愛真摯
    成語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4回:“你這個冤家,在何處飲酒,這早晚方回,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
    138

    惡性循環

    成語拼音:
    ē xìng xún huán
    成語解釋:
    許多壞事互為因果,循環不已,越來越壞。
    成語出處:
    《新華文摘》1981年11期:“戚祖勝無力還債,只好再去騙,拆東墻補西墻,騙的更大,債主更多,形成了惡性循環。”
    139

    鵝行鴨步

    成語拼音:
    é xíng yā bù
    成語解釋:
    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成語出處:
    元 楊暹《西游記》第四本第13出:“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將身探,狼心狗行潛宗闞,鵝行鴨步懷愚濫。”
    140

    二姓之好

    成語拼音:
    èr xìng zhī hǎo
    成語解釋:
    指兩家困婚姻關系而成為親戚。
    成語出處:
    《禮記·昏義》:“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濟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 xing成語,xing的成語,帶x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