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ng的成語 (1242個)

    1221

    諸行無常

    成語拼音:
    zhū xíng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佛家語。指萬物變化多端。比喻人生無常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諸行無常,是生是滅,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1222

    恣行無忌

    成語拼音:
    zì xíng wú jì
    成語解釋:
    恣:放縱,無拘束;忌:顧忌,畏懼。形容隨意作惡,毫無顧忌
    成語出處: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壞人靠著冰山,恣行無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憐。”
    1223

    肘行膝步

    成語拼音:
    zhǒu xíng xī bù
    成語解釋:
    匍匐前行,表示虔誠或哀戚。
    成語出處:
    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下:“時有軍卒,斷左臂于佛前,以手執之,一步一禮,血流灑地,至于肘行膝步,嚙指截發,不可算數。”
    1224

    朝行夕改

    成語拼音:
    zhāo xíng xī gǎi
    成語解釋:
    朝:早晨。早晨頒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無常,局勢混亂
    成語出處:
    《晉書·趙王倫傳》:“白書青紙為詔,或朝行夕改者數四,百官轉易如流矣。”
    1225

    直性狹中

    成語拼音:
    zhí xìng xiá zhōng
    成語解釋:
    直性:性格直爽;狹中:心中狹隘。直性子,小心眼,擱不住事。指沒有寬容人的度量
    成語出處:
    晉·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
    1226

    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成語拼音:
    zì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227

    只影單形

    成語拼音:
    zhī yǐng dān xíng
    成語解釋:
    只:單。形容孤單一人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2回:“又見辛環已死,只影單形。”
    1228

    只影孤形

    成語拼音:
    zhī yǐng gū xíng
    成語解釋:
    只:單。形容孤單一人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無名氏》:“看雙飛雙倚鴛鴦鳥,我只影孤形怎及他。”
    1229

    晝夜兼行

    成語拼音:
    zhòu yè jiān xíng
    成語解釋:
    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趕路。亦作“晝夜兼程”。
    成語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四十八回:“卻說劉崇敗走,與白從輝收集敗殘人馬,只百十騎,晝夜兼行。”
    1230

    坐言起行

    成語拼音:
    zuò yán qǐ xíng
    成語解釋:
    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論必須切實可行,后比喻說了就做。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性惡》:“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
    1231

    恣意妄行

    成語拼音:
    zì yì wàng xíng
    成語解釋:
    恣意:任意,隨意;妄行:胡作非為。隨心所欲,胡作非為。
    成語出處:
    《漢書 杜周傳》:“曲陽侯要前為三公輔政,知趙昭儀殺皇子,不輒白奏,反與趙氏比周,恣意妄行。”
    1232

    直言危行

    成語拼音:
    zhí yán wēi xíng
    成語解釋:
    危:高聳的樣子,引申為端正,正直。正直的言論和行為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使百職修皇綱振》:“以直言危行者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為凝滯。”
    1233

    枝葉相持

    成語拼音:
    zhī yè xīng chí
    成語解釋:
    比喻相互扶助。
    成語出處:
    《漢書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虎厄漚河洛之間,分為二周圍……既于王赧,降為庶人,用天年終。號位已絕于天下,沿猶枝葉相持,莫得居其虛位,海內無主,三十余年。”
    1234

    智圓行方

    成語拼音:
    zhì yuán xíng fāng
    成語解釋:
    圓:圓滿,周全;方:端正,不茍且。知識要廣博周備,行事要方正不茍。
    成語出處:
    《文子 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圓,行欲方。”
    1235

    知易行難

    成語拼音:
    zhī yì xíng nán
    成語解釋:
    知:懂得。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
    成語出處:
    《尚書 說命中》:“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
    1236

    仗義行仁

    成語拼音:
    zhàng yì xíng rén
    成語解釋:
    注重義氣,施行仁德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5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倘蒙存微命,當以捐軀保奏。”
    1237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成語拼音:
    zhì yù yuán ér xíng yù fāng,dǎn yù dà ér xīn yù xiǎo
    成語解釋:
    考慮問題要變通靈活,行為則須端方不茍;膽量要大,心思要縝密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凡人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鮮。”
    1238

    眾醉獨醒

    成語拼音:
    zhòng zuì dú xǐng
    成語解釋:
    比喻眾人沉迷糊涂,獨自保持清醒。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1239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成語拼音:
    zhī zhī fēi jiān,xíng zhī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惟:是。知道它并不難,去做它就難了
    成語出處:
    《尚書·說命中》:“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1240

    知之非難,行之不易

    成語拼音:
    zhī zhī fēi nán,xíng zhī bù yì
    成語解釋:
    知道它并不難,去做它就難了
    成語出處:
    唐·徐賢妃《諫太宗息兵罷役疏》:“唯恐知之非難,行之不易,志驕于業泰,體逸于時安。”
    * xing成語,xing的成語,帶x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