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ng的成語 (1242個)

    1181

    止戈興仁

    成語拼音:
    zhǐ gē xīng rén
    成語解釋: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成語出處:
    《漢晉春秋》:“將欲止戈興仁,為百姓請命。”
    1182

    照功行賞

    成語拼音:
    zhào gōng xíng shǎng
    成語解釋:
    按照功勞大小給予不同獎賞。
    成語出處:
    明 郭勛《英烈傳》第二十八回:“卿等俱宜協力同心,輔成大事,所有富貴,我當照功行賞。”
    1183

    坐賈行商

    成語拼音:
    zuò gǔ xíng shāng
    成語解釋:
    賈:有固定店面的商人。指有固定店面的商人和轉運販賣的行商
    成語出處:
    宋·范成大《題南塘客舍》:“君看坐賈行商輩,誰復從容唱渭城。”
    1184

    作賈行商

    成語拼音:
    zuò gǔ xíng shāng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185

    走骨行尸

    成語拼音:
    zǒu gǔ xíng shī
    成語解釋:
    行尸:會行走的尸體。比喻雖有形骸卻沒有靈魂,庸碌無能、毫無生氣的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柳梢青》詞:“走骨行尸,貪財競色,枉銷年月。”
    1186

    作怪興妖

    成語拼音:
    zuò guài xīng yāo
    成語解釋:
    比喻壞人破壞搗亂,無事生非,制造事端
    成語出處:
    清·張岱《答袁萚庵》:“今人于開場一出,便欲異人,乃裝神作鬼,作怪興妖。”
    1187

    志潔行芳

    成語拼音:
    zhì jié xíng fāng
    成語解釋:
    志向高潔,品行端正。
    成語出處:
    《后漢書 張堪傳》:“年十六,受業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
    1188

    自覺形穢

    成語拼音:
    zì jué xíng huì
    成語解釋: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舉止不如別人。后也泛指與人相比,自愧不如。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驃騎王武子,是衛玠之舅,俊爽有風姿。見玠輒嘆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1189

    志堅行苦

    成語拼音:
    zhì jiān xíng kǔ
    成語解釋:
    行:行為。指意志堅定,行為刻苦。
    成語出處:
    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娥志堅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開元寺,竟以小娥為法號,不忘本也。”
    1190

    政簡刑清

    成語拼音:
    zhèng jiǎn xíng qīng
    成語解釋:
    指官吏的政績顯著;社會安定;人民樂業。政簡:施行輕微的賦役或減免繁文縟節的政治措施。刑清:很少施用刑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齊太公世家》:“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
    1191

    作浪興風

    成語拼音:
    zuò làng xīng fēng
    成語解釋:
    掀起風浪。比喻制造事端。
    成語出處:
    《再生緣》第七十四回:“[郡主]心中本有些須醋,被江媽,作浪興風煽惑他。”
    1192

    擇利行權

    成語拼音:
    zé lì xíng quán
    成語解釋:
    權:權宜,因時因事變通辦法。指選擇有利條件,采取應變措施
    成語出處:
    《投筆膚談·兵機》:“惟能因機而制變,擇利而行權。”
    1193

    治亂興亡

    成語拼音:
    zhì luàn xīng wáng
    成語解釋:
    安定、禍亂、興盛、滅亡,指國運的各種情況
    成語出處:
    《周書·蘇綽傳》:“衰弊則禍亂交興,淳和則天下自治。治亂興亡,無不皆由所化也。”
    1194

    執迷不醒

    成語拼音:
    zhí mí bù xǐng
    成語解釋:
    猶執迷不悟。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寶釵雖不言語,遇事試探,見他執迷不醒,只得暗中落淚。”
    1195

    指名道姓

    成語拼音:
    zhǐ míng dào xìng
    成語解釋:
    指出別人的名字和姓氏。
    成語出處:
    張天民《創業》:“華程繼續指名道姓地批評,毫不容情。”
    1196

    張脈僨興

    成語拼音:
    zhāng mài fèn xīng
    成語解釋:
    謂血管膨脹,青脈突起。張,通“脹”。《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強中干。”杜預注:“氣狡憤于外,則血脈必周身而作,隨氣張動。”后以指因沖動而舉措失宜。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彊中乾。”杜預注:“氣狡憤於外,則血脈必周身而作,隨氣張動。”
    1197

    志美行厲

    成語拼音:
    zhì měi xíng lì
    成語解釋:
    志向高遠,又能砥礪操行。
    成語出處:
    《后漢書·張堪傳》:“年十六,受業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
    1198

    知難而行

    成語拼音:
    zhī nán ér xíng
    成語解釋:
    明知困難卻仍然去做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
    1199

    醉怒醒喜

    成語拼音:
    zuì nù xǐng xǐ
    成語解釋:
    酒醉后發怒,酒醒后歡喜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魯語下》:“醉而怒,醒而喜,庸何傷。”
    1200

    知難行易

    成語拼音:
    zhī nán xíng yì
    成語解釋:
    易:容易。懂得事情的道理難,而實行卻比較容易
    成語出處:
    孫中山《民族主義》第五講:“諸君要知道知難行易的道理,可以參考我的學說。”
    * xing成語,xing的成語,帶x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