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ng的成語 (1242個)

    961

    血雨腥風

    成語拼音:
    xuè yǔ xīng fēng
    成語解釋:
    下著鮮血的雨;刮著腥味的風。比喻形勢、時局的險惡。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腥風血雨滿松林,散亂毛發墜山奄。”
    962

    形影相顧

    成語拼音:
    xíng yǐng xiāng gù
    成語解釋:
    形:形體;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成語出處:
    《晉書·桓溫傳》:“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顧,隕越無地。”
    963

    形影相親

    成語拼音:
    xíng yǐng xiāng qīn
    成語解釋:
    形:形體;影:身影。像形體和影子相互不可分離。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成語出處:
    南朝·梁·何遜《何記室集·贈族人秣陵兄弟》:“羈旅無儔匹,形影自相親。”
    964

    形影相隨

    成語拼音:
    xíng yǐng xiāng suí
    成語解釋: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成語出處:
    唐 崔峒《江山書懷》:“登高回首罷,行影自相隨。”
    965

    形影相依

    成語拼音:
    xíng yǐng xiāng yī
    成語解釋:
    ①謂在孤寂的處境中相依相伴。②形容孤單無依。③互相依靠,緊密相連。
    成語出處:
    明·邵景詹《覓燈因話·孫恭人傳》:“郜與孫形影相依,親愛愈篤。”
    966

    形影相追

    成語拼音:
    xíng yǐng xiāng zhuī
    成語解釋:
    形:形體;影:身影;追:追隨。像影子離不開形體一樣,一刻也不分離。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成語出處:
    唐·張說《同張侍御望歸舟》:“形影相追高翥鳥,心腸并斷北飛船。”
    967

    星牖月窗

    成語拼音:
    xīng yǒu yuè chuāng
    成語解釋:
    牖:窗戶。指巖洞石窟前通光的小孔
    成語出處:
    明·楊慎《藝林伐山·星牖月窗》:“凡山洞巖穴,有竅通明,小者曰星牖,大者曰月窗。”
    968

    行有余力

    成語拼音:
    xíng yǒu yú lì
    成語解釋:
    謂做好正常工作以后,還有可用的精力。
    成語出處:
    《論語·學而》:“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969

    形于言色

    成語拼音:
    xíng yú yán sè
    成語解釋:
    色:神色。內心的活動表露在言談和神色上面
    成語出處:
    《晉書·何無忌傳》:“少有大志,忠亮任氣,人有不稱其心者,輒形于言色。”
    970

    形于顏色

    成語拼音:
    xíng yú yán sè
    成語解釋:
    色:神色。內心的活動表露臉色上面
    成語出處:
    宋·范祖禹《論德政》:“憂瘁泣涕,形于顏色。”
    971

    形影自吊

    成語拼音:
    xíng yǐng zì diào
    成語解釋:
    同“形影相吊”。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誠》:“父自訥去,妻亦尋卒;塊然一老鰥,形影自吊。”
    972

    行遠自邇

    成語拼音:
    xíng yuǎn zì ěr
    成語解釋:
    走遠路必須從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淺入深;一步步前進。邇:近。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973

    興妖作怪

    成語拼音:
    xīng yāo zuò guài
    成語解釋:
    原指妖怪裝神弄鬼或興事害人。現多比喻無事生非;制造事端;暗中破壞搗亂。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碧桃花》:“你既然還有陽壽,陰曹地府不管,你卻這等興妖作怪。”
    974

    刑于之化

    成語拼音:
    xíng yú zhī huà
    成語解釋:
    指以禮法對待。后用以指夫婦和睦。
    成語出處:
    《詩 大雅 思齊》:“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鄭玄箋:“文王以禮法接待其妻。”
    975

    興妖作亂

    成語拼音:
    xīng yāo zuò luàn
    成語解釋:
    同“興妖作怪”。
    成語出處: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五章:“特別是還有帝國主義、反動派興妖作亂,時時刻刻都想推翻我們。”
    976

    興妖作孽

    成語拼音:
    xīng yāo zuò niè
    成語解釋:
    妖魔鬼怪到處鬧事作亂。比喻小人興風作浪,為非做歹。
    成語出處:
    明 瞿佑《剪燈新話 永州野廟記》:“此物在世已久,興妖作孽,無與為比。”
    977

    行易知難

    成語拼音:
    xíng yì zhī nán
    成語解釋:
    孫中山的認識論命題,與古代流傳下來的“知易行難”學說相對。也稱知難行易。
    成語出處: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二講:“天下的事情,的確是行易知難。”
    978

    刑余之人

    成語拼音:
    xíng yú zhī rén
    成語解釋:
    余:以后。①特指太監或受過宮刑的人。②也指受刑致殘的人。
    成語出處: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余之人不可。’”
    979

    形影自守

    成語拼音:
    xíng yǐng zì shǒu
    成語解釋:
    謂孤身獨處。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7回:“今白小姐人琴俱亡,小弟形影自守,決不負心而自求佳麗。”
    980

    行言自為

    成語拼音:
    xíng yán zì wéi
    成語解釋:
    行:行為;言:言論。行為和言論都是自己發出的。比喻要自己約束自己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地》:“行言自為而天下化,手撓顧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謂圣治。”
    * xing成語,xing的成語,帶x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