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的成語 (1242個)
-
921
學行修明
- 成語拼音:
- xué xíng xiū míng
- 成語解釋:
- 修明:昌明。學問和品行都很特出
- 成語出處:
- 《北史·崔鑒傳》:“父綽,少孤,學行修明。”
-
922
惺惺相惜
- 成語拼音:
- xīng xīng xiāng xī
- 成語解釋:
- 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愛護、同情、支持。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他若是共小生,廝覷定,隔墻兒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
923
惺惺惜惺惺
- 成語拼音:
- xīng xīng xī xīng xīng
- 成語解釋:
- 惺惺:指聰慧的人;惜:愛惜。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古人有言:‘ 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量這一個潑男女……眾豪杰且請寬心。”
-
924
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
- 成語拼音:
- xīng xīng xī xīng xīng,hǎo hàn xī hǎo hàn
- 成語解釋:
- 惺惺:指聰慧的人。聰明人愛惜聰明人,好漢珍惜好漢。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同情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古人有言:‘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量這一個潑男女,腌臜畜生,終作何用!”
-
925
星行夜歸
- 成語拼音:
- xīng xíng yè guī
- 成語解釋:
- 天沒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來。
- 成語出處:
- 《晉書·夏統傳》:“幼孤貧,養親以孝聞,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歸,或至海邊,拘蚶蚏以資養。”
-
926
顯姓揚名
- 成語拼音:
- xiǎn xìng yáng míng
- 成語解釋:
- 謂顯耀門第,傳揚名聲。
- 成語出處:
- 元·鄭光祖《梅香》第一折:“使小姐振厥家聲,又何須懸頭刺股,積雪囊螢,那里也齊家治國,顯姓揚名。”
-
927
喜形于色
- 成語拼音:
- xǐ xíng yú sè
- 成語解釋:
- 形:表露;色:臉色。內心的喜悅表現在臉上。形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 成語出處:
- 《北史 高允傳》:“允喜形于色,語人曰:‘天恩以我篤老,大有所賚,得以贍客矣。’”
-
928
曉行夜宿
- 成語拼音:
- xiǎo xíng yè sù
- 成語解釋:
- 天亮啟程;入夜歇宿。形容旅途辛苦。曉行: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
- 成語出處: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曉行夜宿無辭憚。”
-
929
修心養性
- 成語拼音:
- xiū xīn yǎng xìng
- 成語解釋:
- 修心:使心靈純潔;養性:使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二折:“則被這東坡學士相調戲,可著我滿寺里告他誰,我如今修心養性在廬山內,怎生瞞過了子瞻,賺上了牡丹,卻教誰人來替?”
-
930
喜形于顏
- 成語拼音:
- xǐ xíng yú yán
- 成語解釋:
- 形:表露。內心的喜悅表現在臉上。形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柳世隆傳》:“而攸之始奉國諱,喜形于顏。”
-
931
曉行夜住
- 成語拼音:
- xiǎo xíng yè zhù
- 成語解釋:
- 見“曉行夜宿”。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趙旭詞畢,作別親友,起程而行。于路饑餐渴飲,夜住曉行。不則一日,來到東京。”
-
932
膝行肘步
- 成語拼音:
- xī xíng zhǒu bù
- 成語解釋:
- 膝蓋和胳膊肘著地行走;匍匐而行。形容地位卑下,不敢與別人平起平坐。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陸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車載斗量;謝靈運、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
933
尋行逐隊
- 成語拼音:
- xún xíng zhú duì
- 成語解釋:
- 猶言成群結隊。形容眾多的人依次成行成隊。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五卷:“眾人尋行逐隊,各據坐頭,討漿索酒。”
-
934
星星之火
- 成語拼音:
- xīng xīng zhī huǒ
- 成語解釋:
- 一點點小火星。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興的革命力量。
- 成語出處:
- 明 張居正《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貪黷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激而構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935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成語拼音:
- xīng xīng zhī huǒ,suì chéng liáo yuán
- 成語解釋:
- 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究觀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職、貪黷有司及四方無賴奸徒竄入其中激而構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936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成語拼音:
- xīng xīng zhī huǒ,kě yǐ liáo yuán
- 成語解釋:
- 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 成語出處:
- 《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張鴻《續孽海花》第57回:“你不輕視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曉得怎么結局呢!”
-
937
惺惺作態
- 成語拼音:
- xīng xīng zuò t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假模假樣的故作姿態。形容虛情假意的樣子。惺惺:虛偽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四章:“老鬼心里明白,卻仍惺惺作態。”
-
938
形影不離
- 成語拼音:
- xíng yǐng bù lí
- 成語解釋:
- 像形體和它的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關系親密;經常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二》:“青縣農家少婦,性輕佻,隨其夫操作,形影不離,恒相對嬉笑,不避忌人。”
-
939
喜慍不形于色
- 成語拼音:
- xǐ yùn bù xìng yú sè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940
興云布雨
- 成語拼音:
- xīng yún bù yǔ
- 成語解釋:
- 興:興起。興起云彩,布下雨。比喻神魔鬼怪神通廣大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南極登山》第二折:“小圣東海龍神是也,奉上帝敕令,管領著江河淮濟,溪洞潭淵,興云布雨,降福消災,濟渡眾生。”
* xing成語,xing的成語,帶xi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