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ang的成語 (1085個)

    1041

    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成語拼音:
    zhǐ tīng lóu tī xiǎng,bù jiàn rén xià lái
    成語解釋:
    比喻只是口頭說說,沒有實際行動。
    成語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三章:“一去就是好些年,說要回來,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1042

    踵武相接

    成語拼音:
    zhǒng wǔ xiāng jiē
    成語解釋:
    同“踵趾相接”。
    成語出處:
    宋·陳亮《跋焦伯強帖》:“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發絲粟之才,皆得以牽連成就,況且伯強之卓然能自見者乎!”
    1043

    真相畢露

    成語拼音:
    zhēn xiāng bì lù
    成語解釋:
    真面目完全顯露出來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4回:“經陛下醉之以酒,酒醉則真相畢露。”
    1044

    自相殘害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cán hài
    成語解釋:
    殘:傷害。自己人互相殺害。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冉閔所殺,八人自相殘殺。”
    1045

    自相殘殺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cán shā
    成語解釋:
    自己人互相殺害。殘:傷害。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冉閔所殺,八人自相殘殺。”
    1046

    真相大白

    成語拼音:
    zhēn xiàng dà bái
    成語解釋:
    真相:佛教用語;指本來面目;大白:徹底弄清楚了。真實情況完全弄清楚了。
    成語出處:
    《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瘋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1047

    宰相肚里好撐船

    成語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
    成語解釋:
    諛人肚量大。
    成語出處:
    明 葉盛《水東日記 楊大理詩謔》:“蓋諺有之‘宰相肚里好撐船’。”
    1048

    宰相肚里能行船

    成語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néng xíng chuán
    成語解釋: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寬大,有涵養
    成語出處:
    陳蔭榮《興唐傳·鬧花燈》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見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
    1049

    宰相肚里行舟船

    成語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xíng zhōu chuán
    成語解釋: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寬大,有涵養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常言道:‘將軍額上跑下馬,宰相肚里行舟船。’你這樣氣量窄,將來如何獨當一面,肩挑五岳,胸羅百川,統帥百萬大軍!”
    1050

    自相抵牾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dǐ wǔ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成語出處:
    章炳麟《答夢庵》:“夢庵既以聲聞緣覺與大乘菩薩有悲觀樂觀之分,而復言佛法無二、何自相抵牾至此!”
    1051

    瘴鄉惡土

    成語拼音:
    zhàng xiāng è tǔ
    成語解釋:
    瘴:瘴氣。指瘴氣、瘴癘流行的貧瘠和落后的地方。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猿聽經》第三折:“有知己者薦為端州巡官,念瘴鄉惡土,實不愿行。”
    1052

    拽巷啰街

    成語拼音:
    zhuài xiàng huā jiē
    成語解釋:
    謂大聲呼叫,驚動街坊。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我恰行出衙門,那妮子舞旋旋,摩拳擦掌,叫吖吖拽巷啰街。”
    1053

    自相驚擾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jīng rǎo
    成語解釋:
    自己人互相驚嚇不安。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1054

    自相驚憂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jīng rǎo
    成語解釋:
    自己人互相驚動擾亂,造成不安。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1055

    自相踐踏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jiàn tà
    成語解釋:
    自己人互相踩。形容軍隊潰敗時各自倉皇逃命的狼狽情況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0回:“軍士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1056

    拽巷攞街

    成語拼音:
    zhuài xiàng luó jiē
    成語解釋:
    見“拽巷啰街”。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三折:“全不想離鄉背井,動不動拽巷攞街。”
    1057

    拽巷邏街

    成語拼音:
    zhuài xiàng luó jiē
    成語解釋:
    見“拽巷啰街”。
    成語出處: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動不動神頭鬼臉,投河奔井,拽巷邏街,張舌騙口。”
    1058

    自相矛盾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成語解釋: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觸。矛:古時用來進攻的銳器;盾:古時用來防身的盾牌。
    成語出處:
    《韓非子 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
    1059

    招降納附

    成語拼音:
    zhāo xiáng nà fù
    成語解釋:
    招:招引;納:接納;附:歸附。指招引接納敵方投降、叛變的人擴充勢力
    成語出處:
    《元史·來阿八赤傳》:“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納附,勿縱士卒侵掠。”
    1060

    招降納款

    成語拼音:
    zhāo xiáng nà kuǎn
    成語解釋:
    招:招引;納:接納;款:投誠。指招引接納敵方投降、叛變的人擴充勢力
    成語出處:
    宋·何坦《西疇老人常言·明道》:“豈非招降納款,開之以自新乎!”
    * xiang成語,xiang的成語,帶xi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