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的成語 (1085個)
-
1021
總角相交
- 成語拼音:
- zǒng jiǎo xiāng jiāo
- 成語解釋:
- 總角:古代兒童把頭發向上束成小髻,指童年。小時候就很要好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張揚《第二次握手》:“在臨終的病床上,葉楚波顫巍巍地向孩提時代總角相交的故人托孤,要求蘇鳳麒把玉菡撫養成人。”
-
1022
針芥相投
- 成語拼音:
- zhēn jiè x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因以“針芥相投”謂相投契。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
-
1023
折節向學
- 成語拼音:
- zhé jié xiàng xué
- 成語解釋:
- 折節:改變過去的志向、作風。形容努力刻苦,奮發學習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段颎傳》:“颎少便習弓馬,尚游俠,輕財賄,長乃折節好古學。”
-
1024
眾口相傳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xiāng chuán
- 成語解釋:
- 眾人輾轉述說。見“眾口交傳”。
- 成語出處:
-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禮部的調查毫無結果,于是只能回奏:當時眾口相傳,首先訛傳者無法查明。”
-
1025
杖履相從
- 成語拼音:
- zhàng lǚ xiāng cóng
- 成語解釋:
- 指追隨左右。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和》之七:“門生與兒子,杖履聊相從。”
-
1026
銖兩相稱
- 成語拼音:
- zhū liǎng xiāng chēng
- 成語解釋:
- 見“銖兩悉稱”。
- 成語出處:
- 茅盾《大題小解》:“于是指出何者為適如其分,銖兩相稱,何者被強調了非特殊點而忽略了特殊點,何者甚至被拉扯為‘四不像’。“
-
1027
舳艫相接
- 成語拼音:
- zhú lú xiāng jiē
- 成語解釋:
- 舳:船尾;艫:船頭。形容船與船相接,數量多
- 成語出處:
- 《隋書·食貨志》:“帝御龍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給樓船,九品以上給黃篾舫,舳艫相接,二百余里。”
-
1028
舳艫相繼
- 成語拼音:
- zhú lú xiāng jì
- 成語解釋:
- 舳:船尾。艫:船頭。指船首尾相接,數量很多。亦作“舳艫相接”。
- 成語出處:
- 唐·韓偓《開河記》:“時舳艫相繼,連接千里,自大梁至淮江,聯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
-
1029
眾盲摸象
- 成語拼音:
- zhòng máng mō xiàng
- 成語解釋:
- 許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說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說象一堵墻,摸到象尾的說象一條蛇,互相爭論不休。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成語出處:
- 《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
1030
子母相權
- 成語拼音:
- zǐ mǔ xiāng quán
- 成語解釋:
- 子母:古代稱錢幣重的為母,輕的為子。比喻輕重并行,維持一定的平衡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周語》:“貨幣之重者、大者為母,輕者、小者為子。幣輕物貴,推行重幣以市貴物,稱母權子;幣重物輕,推行輕幣以市賤物,亦不廢重,稱之權母。”
-
1031
指囷相贈
- 成語拼音:
- zhǐ què xiāng zèng
- 成語解釋:
- 囷:圓形的谷倉。指著谷倉里的糧食,表示要捐贈給他人。形容慷慨資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贈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寬心住數日,待江北探細的回,別有區處。’”
-
1032
真人不露相
- 成語拼音:
- 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 成語解釋:
- 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現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分。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九回:“悟空,這里人家,識得我們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為久淹,失了大事。”
-
1033
眾人摸象
- 成語拼音:
- zhòng rén mō xi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看問題總是以偏概全
- 成語出處:
-
1034
雜然相許
- 成語拼音:
- zá rán xiāng xǔ
- 成語解釋:
- 雜然:紛紛地;許:贊同。紛紛地表示贊成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北山愚公……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
-
1035
責人以詳,待己以廉
- 成語拼音:
- zé rén yǐ xiáng,dài jǐ yǐ lián
- 成語解釋:
- 責:要求;詳:完備,引申為苛求;廉:少。對他人要求苛刻,對自己要求寬松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原毀》:“今日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
-
1036
作善降祥
- 成語拼音:
- zuò shàn jiàng xiáng
- 成語解釋:
- 舊指平日行善,可獲吉祥。
- 成語出處:
- 《尚書·伊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
1037
朝思暮想
- 成語拼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成語解釋:
- 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戀情。
- 成語出處:
- 宋 柳永《傾杯樂》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1038
朝思夕想
- 成語拼音:
- zhāo sī xī xiǎng
- 成語解釋:
- 朝:早晨。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戀情
- 成語出處:
- 明·陸采《懷香記·蘭閨復命》:“青瑣窺觀生悒怏,苦殺也朝思夕想。”
-
1039
左思右想
- 成語拼音:
- zuǒ sī yòu xiǎ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反復思考。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左思右想,放心不下。”
-
1040
晝思夜想
- 成語拼音:
- zhòu sī yè xiǎng
- 成語解釋:
- 日夜想念。形容思念極深。晝:白天。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2章:“你聽見這個保準不再晝思夜想了!”
* xiang成語,xiang的成語,帶xi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