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ang的成語 (808個)

    641

    項背相望

    成語拼音:
    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成語解釋:
    項:頸項。原指前后相顧。后多形容行人擁擠,接連不斷。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疢。”
    642

    行不知往

    成語拼音:
    xíng bù zhī wǎng
    成語解釋:
    行:走。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指行動不能自主,只能聽任自然擺布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故行不知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643

    心弛神往

    成語拼音:
    xīn chí shén wǎng
    成語解釋:
    弛:心神向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祭杜公文》:“系官在朝,心往神馳,送不臨穴,哭不望帷。”
    644

    心馳神往

    成語拼音:
    xīn chí shén wǎng
    成語解釋:
    整個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心:心思;馳:奔向。
    成語出處:
    《隋書·史祥傳》:“身在邊隅,情馳魏闕。”
    645

    喜出望外

    成語拼音:
    xǐ chū wàng wài
    成語解釋: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興。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與李之儀》:“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
    646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成語拼音:
    xué chéng wén wǔ yì,huò yǔ dì wáng jiā
    成語解釋:
    藝:技藝;貨:財物。學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賞識重用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9卷:“陳辛曰:‘我正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不數日,去赴選場,偕眾伺候掛榜。”
    647

    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王家

    成語拼音:
    xué chéng wén wǔ yì,huò yú dì wáng jiā
    成語解釋:
    藝:技藝;貨:財物。學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賞識重用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馬陵道》楔子:“自古道,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王家。必然見俺二人學業成就,著俺下山,進取功名。”
    648

    萱草忘憂

    成語拼音:
    xuān cǎo wàng yōu
    成語解釋:
    傳說食萱草能令人忘憂,指想法解憂
    成語出處:
    《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同‘萱’)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649

    脅從罔治

    成語拼音:
    xié cóng wǎng zhì
    成語解釋:
    罔治:不治罪。被迫跟從別人犯罪的,可以不予處治
    成語出處:
    《尚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
    650

    學而不思則罔

    成語拼音: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成語解釋:
    罔:同“惘”,迷惑。只讀書而不肯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收獲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51

    興廢存亡

    成語拼音:
    xīng fèi cún wáng
    成語解釋:
    興:興起。把廢除和消亡的事業再復興、保存起來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南柯記·拜郡》:“問親鄰興廢存亡,敘風煙悲楚哀傷。”
    652

    徇國忘家

    成語拼音:
    xùn guó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徇:為國獻身。為國獻身,不顧個人家庭得失與安危
    成語出處:
    唐·李翰《蘇州嘉興屯田紀績頌序》:“至若義感于內,誠動于中,徇國忘家,恤人憂己。”
    653

    徇國忘己

    成語拼音:
    xùn guó wàng jǐ
    成語解釋:
    徇:為國獻身。為國獻身,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
    成語出處:
    《宋書·謝晦傳》:“逮營陽失德,自絕宗廟,朝野岌岌,憂及禍難,忠謀協契,徇國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
    654

    徇公忘己

    成語拼音:
    xùn gōng wàng jǐ
    成語解釋:
    徇:獻出生命。為國家公眾獻身,棄私利于不顧
    成語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奪范純仁謚忠宣議》:“直欲戒后世亂臣賊子之迷罔,徇公忘己,為國惜賢。”
    655

    徇國忘身

    成語拼音:
    xùn guó wàng shēn
    成語解釋:
    指為國盡忠而將個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為國獻身。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贈裴垍官制》:“故太子賓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為理,事君盡禮,徇國忘身。”
    656

    銜恨蒙枉

    成語拼音:
    xián hèn méng wǎng
    成語解釋:
    銜:含著;蒙:蒙受。含著怨恨,蒙受冤枉
    成語出處:
    漢·孔僖《上書自訟》:“恐有司卒然見構,銜恨蒙枉,不得自敘,使后世論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寧可復使子孫追掩之乎!”
    657

    循環往復

    成語拼音:
    xún huán wǎng fù
    成語解釋:
    周而復始;去而復來。形容不斷反復。循環:沿環行走;無始無終。
    成語出處:
    唐 李華《祭亡友故揚州功曹蕭公文》:“古稱管鮑,今則蕭李,有過必須,無文不講,知名當世,實賴吾人。循環往復,何日亡此。”
    658

    熙來攘往

    成語拼音:
    xī lái rǎng wǎng
    成語解釋:
    熙、攘:喧鬧、紛亂的樣子。人來人往;喧鬧紛雜。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只見這弄堂里面,熙來攘往,轂擊肩摩;那出進的轎子,更覺絡繹不絕。”
    659

    犀牛望月

    成語拼音:
    xī niú wàng yuè
    成語解釋: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
    成語出處:
    《關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660

    徇情枉法

    成語拼音:
    xùn qíng wǎng fǎ
    成語解釋:
    指曲從私情;歪曲和破壞法律;胡亂斷案。徇:曲從;枉:使歪曲。
    成語出處:
    元 王謦《中書右丞相史公神道碑》:“使官吏一心奉公,而不敢為徇情枉法之私。”
    * wang成語,wang的成語,帶w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