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ang的成語 (808個)

    341

    跂予望之

    成語拼音:
    qì yǔ wàng zhī
    成語解釋:
    跂:抬起。抬起腳跟遠望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吾嘗跂而望矣。”
    342

    擒賊擒王

    成語拼音:
    qín zéi qín wáng
    成語解釋:
    指作戰要先抓主要對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成語出處:
    唐 杜甫《前出塞》詩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343

    權重望崇

    成語拼音:
    quán zhòng wàng chóng
    成語解釋:
    權力大而威望高。
    成語出處: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傳》:“素驕貴,又以時亂,天下之權重望崇,莫我若也。”
    344

    欺主罔上

    成語拼音:
    qī zhǔ wǎng shàng
    成語解釋:
    罔:蒙騙。欺騙蒙蔽君主
    成語出處:
    南朝·齊·沈沖《奏劾江謐》:“謂販鬻威權,奸自不露,欺主罔上,好議可掩。”
    345

    擒賊先擒王

    成語拼音:
    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成語解釋:
    指作戰要先抓主要敵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關鍵。
    成語出處:
    唐·杜甫《前出塞》詩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346

    入鮑忘臭

    成語拼音:
    rù bào wàng chòu
    成語解釋:
    鮑魚:咸魚。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成語出處:
    南朝·梁·蕭綱《與湘東王書》:“入鮑忘臭,效尤至禍。”
    347

    若存若亡

    成語拼音:
    ruò cún ruò wáng
    成語解釋:
    有時記在心里,有時則忘記掉。用以形容若有若無,難以捉摸。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348

    銳挫望絕

    成語拼音:
    ruì cuò wàng jué
    成語解釋:
    謂受挫而希望破滅。
    成語出處:
    清·魏源《圣武記》第七卷:“前戈矛,后邪許,得險即守,寸步而前,而后苗銳挫望絕,薪燼焰息,堤塞水止。”
    349

    人丁興旺

    成語拼音:
    rén dīng xīng wàng
    成語解釋:
    形容子孫后代人很多。
    成語出處:
    歐陽山《苦斗》:“周家原本是人丁興旺的,這會兒死的死,逃的逃,嫁的嫁,出門的出門,坐牢的坐牢。”
    350

    日旰忘餐

    成語拼音:
    rì gàn wàng cān
    成語解釋:
    形容工作勤勞,忘了時間,忘了吃飯。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儒林傳上 尹敏》:“與班彪親善,每相遇,輒日旰忘食,夜分不寢。”
    351

    日旰忘食

    成語拼音:
    rì gàn wàng shí
    成語解釋:
    天色已晚仍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成語出處:
    《后漢書·儒林傳上·尹敏》:“與班彪親善,每相遇,輒日旰忘食,夜分不寢。”
    352

    人來客往

    成語拼音:
    rén lái kè wǎng
    成語解釋:
    指禮節性的應酬往來。也指來往客人很多。同“人來客去”。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偶然在家空閑兩日,又得分撥家事,整理行囊。再加上人來客往,道乏辭行,轉眼間早已假期將滿。”
    353

    人來人往

    成語拼音:
    rén lái rén wǎng
    成語解釋:
    人來來往往連續不斷。也形容忙于應酬。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這兩三天人來人往,我瞧著那些人都照應不到,想必你沒有吩咐,還得你替我們操點心兒才好。”
    354

    攘來熙往

    成語拼音:
    rǎng lái xī wǎng
    成語解釋:
    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成語出處: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355

    日來月往

    成語拼音:
    rì lái yuè wǎng
    成語解釋:
    見“日往月來”。
    成語出處:
    唐·劉商《胡笳十八拍》之十二:“日來月往相催遷,迢迢星歲欲周天。”
    356

    人琴俱亡

    成語拼音:
    rén qín jù wáng
    成語解釋: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傷逝》:“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357

    人琴兩亡

    成語拼音:
    rén qín liǎng wáng
    成語解釋:
    見“人琴俱亡”。
    成語出處:
    唐·張說《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傷心幾何。人琴兩亡,命也命也。”
    358

    人亡邦瘁

    成語拼音:
    rén wáng bāng cuì
    成語解釋:
    《詩·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國殄瘁。”毛傳:“殄,盡;瘁,病也。”鄭玄箋:“賢人皆言奔亡,則天下邦國,將盡困窮。”后因以“人亡邦瘁”謂賢者不在位,國家因而衰敗。
    成語出處:
    《詩·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國殄瘁。”毛傳:“殄,盡;瘁,病也。”鄭玄箋:“賢人皆言奔亡,則天下邦國,將盡困窮。”
    359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成語拼音:
    rén wèi cái sǐ,niǎo wèi shí wáng
    成語解釋:
    舊時俗語。意思是為了追求金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3回:“俗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時袁伯珍聽得這些說話,便要從此發一宗洋財。”
    360

    人亡家破

    成語拼音:
    rén wáng jiā pò
    成語解釋:
    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成語出處:
    《晉書 溫嶠傳》:“會琨為段匹磾所害,嶠表琨忠誠,雖勛業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內之望。”
    * wang成語,wang的成語,帶w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