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的成語 (569個)
-
501
興云吐霧
- 成語拼音:
- xīng yún tǔ wù
- 成語解釋:
- 興:興起。興起云彩,掀起霧氣。比喻神魔鬼怪法術高明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哪吒三變》第一折:“此鬼興云吐霧莫測,利害利害!”
-
502
煙波釣徒
- 成語拼音:
- yān bō diào tú
- 成語解釋:
- 煙波:水波渺茫,看遠處有如煙霧籠罩;釣:釣魚。舊指隱逸于漁的人。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張志和傳》:“以親既喪,不復仕,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
-
503
一敗涂地
- 成語拼音:
- yī bài tú dì
- 成語解釋:
- 一:一旦;涂地:“肝腦涂地”的省略。一旦失敗就肝腦涂地。形容徹底失敗;不可收拾。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一敗涂地。”
-
504
壹敗涂地
- 成語拼音:
- yī bài tú dì
- 成語解釋:
- 指徹底失敗,不可收拾。
- 成語出處:
- 《史記 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
-
505
一飯三吐哺
- 成語拼音:
- yī fàn sān tǔ bǔ
- 成語解釋:
- 指一頓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比喻求賢殷切。
- 成語出處:
- 《史記 魯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勿以國驕人。”
-
506
衣冠土梟
- 成語拼音:
- yī guān tǔ xiāo
- 成語解釋:
- 猶衣冠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卑劣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蘇楷、高貽休、蕭聞禮,皆人才寢陋……河朔人士,目蘇楷為衣冠土梟。”
-
507
與古為徒
- 成語拼音:
- yǔ gǔ wéi tú
- 成語解釋:
- 古:古人,古代;徒:同類人。同古人做朋友。借古諷今或推崇古人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人間世》:“內直者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為徒;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
-
508
異軍突起
- 成語拼音:
- yì jūn tū qǐ
- 成語解釋:
-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
-
509
咽苦吐甘
- 成語拼音:
- yàn kǔ tǔ gān
- 成語解釋:
- 指母親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嬰兒。形容母愛之深。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禮儀志七》:“子之于母,慈愛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濕,咽苦吐甘,生養勞瘁,恩斯極矣。”
-
510
有利可圖
- 成語拼音:
- yǒu lì kě tú
- 成語解釋:
- 圖:謀取。有利益可謀求。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圖,可否即允照辦。”
-
511
應箓受圖
- 成語拼音:
- yìng lù shòu tú
- 成語解釋:
- 箓:符箓;圖:河圖。順應符箓的預言,承受河圖的象征。指當皇帝是出于天意
- 成語出處:
- 《周易·緯乾鑿度》下卷:“二十九年伐崇侯,作靈臺,改正朔,布王號于天下,受箓應河圖。”
-
512
魚爛土崩
- 成語拼音:
- yú làn tǔ b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國家內部發生動亂。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惠帝紀》:“百姓一亂,則魚爛土崩,莫之匡救。”
-
513
一亂涂地
- 成語拼音:
- yī luàn tú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亂到不可收拾。
- 成語出處:
- 宋·蘇洵《管仲論》:“桓公之薨也,一亂涂地,無惑也。彼獨恃一管仲,而仲則死矣。”
-
514
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
- 成語拼音:
- yī mù sān zhuō fà,yī fàn sān tǔ bǔ
- 成語解釋:
- 沐:洗頭;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頭與吃一頓飯要停頓三次。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形容為延攬賢才而忙碌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
515
燕麥兔葵
- 成語拼音:
- yàn mài tù kuí
- 成語解釋:
- 形容景象荒涼
- 成語出處:
-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上卷:“燕麥兔葵,奚取劉郎之詠;天街內庫,徒傳泰婦之吟。”
-
516
揚眉吐氣
- 成語拼音:
- yáng méi tǔ qì
- 成語解釋:
- 揚眉:揚起眉頭;吐氣:吐出怨氣、悶氣。形容擺脫壓抑心情后的高興;得意的神情。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
517
一抔黃土
- 成語拼音:
- yī póu huáng tǔ
- 成語解釋:
- 一抔:一捧。一捧黃土。借指墳墓。現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沒落、渺小的反動勢力。
- 成語出處:
- 司馬遷《史記 張釋之馮唐列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
518
一片焦土
- 成語拼音:
- yī piàn jiāo tǔ
- 成語解釋:
- 形容遭遇火災(或戰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毀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唐·杜牧《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519
一抔土
- 成語拼音:
- yī póu tǔ
- 成語解釋:
- 一抔:一捧。墳墓的代稱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
520
鷹犬塞途
- 成語拼音:
- yīng quǎn sāi tú
- 成語解釋:
- 鷹犬:打獵時追捕禽獸的鷹和獵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壞人的爪牙塞滿道路。
- 成語出處:
- 魯迅《偽自由書·文章與題目》:“這是后來和現在的話,當時可不然,鷹犬塞途,干兒當道,魏忠賢不是活著就配享了孔廟么?”
* tu成語,tu的成語,帶t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