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u的成語 (569個)

    461

    兔子不吃窩邊草

    成語拼音:
    tù zǐ bù chī wō biān cǎo
    成語解釋:
    比喻壞人不在當地干壞事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窩邊草,我這老虎單吃回頭食。”
    462

    圖作不軌

    成語拼音:
    tú zuò bù guǐ
    成語解釋:
    圖謀不軌。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鄭眾傳》:“及憲兄弟圖作不軌,眾遂首謀誅之,以功遷大長秋。”
    463

    涂脂傅粉

    成語拼音:
    tú zhī fù fěn
    成語解釋:
    脂:胭脂;傅粉:擦粉。搽胭脂抹粉。比喻為遮掩丑惡的本質而粉飾打扮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某公穴窗紙窺之,則涂脂傅粉,釵釧衫裙,一一整飭。”
    464

    兔走鶻落

    成語拼音:
    tù zǒu gǔ luò
    成語解釋:
    見“兔起鶻落”。
    成語出處:
    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師塔銘》:“行宣政院命長明之瑞云山清涼寺,學徒奔湊,機鋒相加,如兔走鶻落,瞬目輒失。”
    465

    涂脂抹粉

    成語拼音:
    tú zhī mǒ fěn
    成語解釋:
    搽胭脂抹粉。指婦女梳妝打扮。比喻為遮掩丑惡的本質而粉飾打扮;企圖掩人耳目。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4卷:“其妻涂脂抹粉,慣賣風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466

    徒子徒孫

    成語拼音:
    tú zǐ tú sūn
    成語解釋:
    徒弟和再傳的徒弟。比喻一脈相傳的人(含貶意)。
    成語出處:
    《花月痕》第51回:“是夜心印沐浴更衣,召集徒子徒孫。”
    467

    兔走烏飛

    成語拼音:
    tù zǒu wū fēi
    成語解釋:
    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成語出處:
    唐 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唐 韋莊《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468

    吐珠于澤,誰能不含

    成語拼音:
    tǔ zhū yú zé,shuí néng bù hán
    成語解釋:
    含:銜在嘴里。明珠出于水澤,則人人都會取來銜在嘴里。比喻君權旁落,則人人都要謀奪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翟峬傳》:“故孔子曰:‘吐珠于澤,誰能不含。’諭君之權柄外假,則畢竟取以為己利,猶出于澤中,誰能不含。”
    469

    烏踆兔走

    成語拼音:
    wū cún tù zǒu
    成語解釋:
    指日月運行。兔,傳說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成語出處:
    元·柳貫《題》詩:“茅龍飛去杳無跡,烏踆兔走雙跳丸。”
    470

    無恥之徒

    成語拼音:
    wú chǐ zhī tú
    成語解釋:
    不知恥辱或不要臉的人
    成語出處:
    471

    握發吐哺

    成語拼音:
    wò fā tǔ bǔ
    成語解釋:
    《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后因以“握發吐哺”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殷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
    472

    握發吐餐

    成語拼音:
    wò fà tǔ cān
    成語解釋:
    握發:握著頭發;吐:吐出。為了禮賢下士而停止洗頭和吃飯。指為國而禮賢下士
    成語出處:
    南朝·宋·何承天《宋鼓吹饒歌·思悲公篇》:“萬國康,猶弗已。握發吐餐,下群士。惟我君,繼殷周。”
    473

    烏飛兔走

    成語拼音:
    wū fēi tù zǒu
    成語解釋:
    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成語出處:
    元 不忽木《點絳唇 辭朝》套曲:“你看這汛指間烏飛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園就,都是些去馬來牛。”
    474

    瓦解土崩

    成語拼音:
    wǎ jiě tǔ bēng
    成語解釋:
    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樣,不可收拾。比喻徹底垮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鄒陽傳》:“使吳失與而無助,跬步獨進,瓦解土崩,破敗而不救。”
    475

    無利可圖

    成語拼音:
    wú lì kě tú
    成語解釋:
    圖:謀取。沒有利益可謀求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這兩樣事業,一時都無利可圖,完全是為了公益,我開典當是為方便窮人。”
    476

    惟利是圖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tú
    成語解釋:
    一心為利,別的什么都不顧。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勤求》:“由于夸誑,內抱貪濁,惟利是圖。”
    477

    唯利是圖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tú
    成語解釋: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名過其實,由于夸誑,內抱貪濁,惟利是圖。”
    478

    握沐吐餐

    成語拼音:
    wò mù tǔ cān
    成語解釋:
    沐:洗頭發;吐:吐出。為了禮賢下士而停止洗頭和吃飯。指為國而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成語出處:
    《新唐書·張玄素傳》:“周公資圣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況下周公之人哉!”
    479

    萬民涂炭

    成語拼音:
    wàn mín tú tàn
    成語解釋:
    涂:泥淖;炭:炭火。萬民如同陷入泥淖墜入火海一般。形容廣大百姓陷入極端困苦的境地。
    成語出處:
    《尚書·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涂炭。”
    480

    亡命之徒

    成語拼音:
    wáng mìng zhī tú
    成語解釋: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成語出處:
    《周書 郭彥傳》:“亡命之徒,咸從賦役。”
    * tu成語,tu的成語,帶t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