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u的成語 (569個)

    441

    唐突西施

    成語拼音:
    táng tū xī shī
    成語解釋: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時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為了突出丑的,而貶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成語出處:
    梁啟超《詩話》:“更會串一戲,曰《易水餞荊卿》,其第一幕‘餞別’內,有歌四章,以《史記》所記原歌作尾聲,近于唐突西施,點竄《堯典》。”
    442

    唐突西子

    成語拼音:
    táng tū xī zǐ
    成語解釋:
    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時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貶低了美的。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何乃刻畫無鹽,以唐突西子也。”
    443

    兔頭獐腦

    成語拼音:
    tù tóu zhāng nǎo
    成語解釋:
    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瑣
    成語出處:
    《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暴斂橫征,野皆狼心狗行之吏,賣官鬻爵,朝盡兔頭獐腦之人。”
    444

    饕餮之徒

    成語拼音:
    tāo tiè zhī tú
    成語解釋:
    比喻貪吃的人。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多食不厭謂之饕餮之徒;見食垂涎謂有欲炙之色。”
    445

    圖為不軌

    成語拼音:
    tú wéi bù guǐ
    成語解釋:
    圖:圖謀;軌:比喻法度。圖謀做不法的事情
    成語出處:
    《會稽典錄》:“休未至,涁欲入宮,圖為不軌,召見官會議,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
    446

    圖文并茂

    成語拼音:
    tú wén bìng mào
    成語解釋:
    指書刊中的文字流暢,插圖豐富精美
    成語出處:
    王朔《修改后發表》:“我始終認為貴刊是國內的一流刊物,圖文并茂,趣味高雅,是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三性結合的比較突出的好刊物。”
    447

    圖王霸業

    成語拼音:
    tú wáng bà yè
    成語解釋:
    圖:謀求;霸業:稱霸。指謀求稱王稱霸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3回:“你這廝只是睦州一伙村夫,量你有甚福祿,妄要圖王霸業,不如及早投降,免汝一死。”
    448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成語拼音:
    tiān wú èr rì,tǔ wú èr wáng
    成語解釋:
    日:太陽;土:國土。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449

    挺胸凸肚

    成語拼音:
    tǐng xiōng tū dù
    成語解釋:
    凸:凸出。形容身壯力強,神氣活現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史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上,說東談西的。”
    450

    挺胸突肚

    成語拼音:
    tǐng xiōng tū dù
    成語解釋:
    突:凸出。挺起肚皮,形容威武雄壯而傲慢的樣子
    成語出處:
    451

    吐心吐膽

    成語拼音:
    tǔ xīn tǔ dǎn
    成語解釋:
    同“吐肝露膽”。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劉季章書》:“日用之間,應事接物,直是判斷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膽,亦只如此,更無回互。”
    452

    土洋并舉

    成語拼音:
    tǔ yáng bìng jǔ
    成語解釋:
    本國的土法和外國的洋法都采用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這座建筑物,真可謂土洋并舉、中西合璧了。”
    453

    土洋結合

    成語拼音:
    tǔ yáng jié hé
    成語解釋:
    把簡單的設備或技術同現代化的設備或技術結合起來。
    成語出處:
    凌叔華《古韻》:“天津是中國北方的商業中心,漫步街頭,西式或土洋結合的簡陋店鋪比比皆是。”
    454

    徒有其表

    成語拼音:
    tú yǒu qí biǎo
    成語解釋:
    徒:只,僅。只有光鮮的外表而已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金漆飯桶’,大約說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實內骨子一無所有。”
    455

    徒有其名

    成語拼音:
    tú yǒu qí míng
    成語解釋:
    光有它的名。指有名無實。徒:空;白白地;名:不符合實際的名聲。
    成語出處:
    宋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銓選之門,徒有其名,莫責其實。”
    456

    徒擁其名

    成語拼音:
    tú yōng qí míng
    成語解釋:
    徒:只。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成語出處:
    《清朝野史大觀·清朝史料·軍機領袖》:“軍機大臣有時多至六七人,而權實操于領袖,新進者畫諾奉行,徒擁其名也。”
    457

    途遙日暮

    成語拼音:
    tú yáo rì mù
    成語解釋:
    猶日暮途窮。比喻到了走投無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成語出處:
    語出《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458

    吞云吐霧

    成語拼音:
    tūn yún tǔ wù
    成語解釋:
    原形容道士修煉養氣,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煙。
    成語出處:
    《梁書 沈約傳》:“始餐霞而吐霧,終凌虛而倒影。”
    459

    徒有虛名

    成語拼音:
    tú yǒu xū míng
    成語解釋:
    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街亭。回報曰:‘乃馬良之弟馬謖也。’懿笑曰:‘徒有虛名,乃庸才耳!’”
    460

    徒擁虛名

    成語拼音:
    tú yōng xū míng
    成語解釋:
    見“徒有虛名”。
    成語出處:
    高陽《慈禧全傳》:“兵部徒擁虛名,擬正名為陸軍部,以練兵處、太仆寺并入,而海軍部暫隸焉。”
    * tu成語,tu的成語,帶t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