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的成語 (687個)
-
621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成語拼音:
-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nàn tóng dāng
- 成語解釋:
- 幸福共同分享,苦難共同分擔。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
- 成語出處:
- 《官場現形記》第五回:“還有一件:從前老爺有過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老爺有得升官發財,我們做家人的出了力、賠了錢,只落得一個半途而廢。”
-
622
一軌同風
- 成語拼音:
- yī guǐ tóng fēng
- 成語解釋: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 成語出處:
- 《晉書 苻堅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天下。”
-
623
一竿子捅到底
- 成語拼音:
- yī gān zǐ tǒng dào dǐ
- 成語解釋:
- 指一步到位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章:“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罵到了皇帝頭上。”
-
624
淹會貫通
- 成語拼音:
- yān huì guàn tōng
- 成語解釋:
- 猶融會貫通。
- 成語出處:
- 明·高啟《〈史要類鈔〉序》:“遂使義理之微不備,事變之實不詳,無以淹會貫通,明其同異而辨其得失矣。”
-
625
異口同辭
- 成語拼音:
- yì kǒu tóng cí
- 成語解釋:
- 異:不同。大家說得都一樣。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一致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為喬補闕論突厥表》:“臣具委細問其嘖北事,皆異口同辭。”
-
626
異口同聲
- 成語拼音: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異:不同。不同的嘴說出同樣的話。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一致。也作“異口同音”。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抱樸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眾,本無至心,而諫怖者,異口同聲。”
-
627
一口同聲
- 成語拼音:
- yī kǒu tó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猶一口同音。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因天時尚早,復到街上訪問本府政績,竟是一口同聲說好。”
-
628
異口同韻
- 成語拼音:
- yì kǒu tóng yùn
- 成語解釋:
- 指大家說得都一樣。同“異口同音”。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第一:“現在的人們不但不復以窄窄金蓮為美,反異口同韻的詆為丑惡。”
-
629
一口同音
- 成語拼音:
- yī kǒu tóng yīn
- 成語解釋:
- 猶言眾口一詞。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所以聽得周三說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說,以義氣為重。”
-
630
異口同音
- 成語拼音:
- yì kǒu tóng yīn
- 成語解釋:
- 不同人說同樣的話,形容看法、意見完全一致。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宋書·庾炳之傳》:“伏復深思,只有愚滯,今之事跡,異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測得物之數耳。”
-
631
異路同歸
- 成語拼音:
- yì lù tóng guī
- 成語解釋:
- 通過不同的道路,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 成語出處:
- 《文子 精誠》:“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異路而同歸。”
-
632
與民同樂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tóng lè
- 成語解釋:
-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后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莊暴見孟子》:“今王四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
633
一脈同氣
- 成語拼音:
- yī mài tóng qì
- 成語解釋:
- 謂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親密關系。
- 成語出處:
- 《醒世姻緣傳》引起:“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不過分了個先后,原是一脈同氣的。”
-
634
一門同氣
- 成語拼音:
- yī mén tóng qì
- 成語解釋:
- 謂同門兄弟。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三回:“他是我一門同氣,我怎么不與他出力辨明冤枉。”
-
635
一民同俗
- 成語拼音:
- yī mín tóng sú
- 成語解釋:
- 謂使人民的思想風俗齊同。
- 成語出處:
- 語出《晏子春秋·問上十八》:“古者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
-
636
異名同實
- 成語拼音:
- yì míng tóng shí
- 成語解釋:
- 名稱不同,實質一樣。
- 成語出處:
- 《莊子·知北游》:“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
637
與民同憂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tóng yōu
- 成語解釋:
- 憂:憂患。與人民共憂患
- 成語出處:
- 宋·蘇舜欽《詣匭疏》:“豈上位務在鎮靜,不須與民同憂也?”
-
638
一脈相通
- 成語拼音:
- yī mài xiāng tōng
- 成語解釋:
- 謂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猶如一條脈絡貫穿下來可以互通。
- 成語出處:
- 魯迅《花邊文學·誰在沒落》:“倘說:中國畫和印象主義有一脈相通,那倒還說得下去的。”
-
639
玉女金童
- 成語拼音:
- yù nǚ jīn tóng
- 成語解釋:
- 道教語,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活潑的男女兒童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左壁廂天丁力士,參隨著太乙真君;右勢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
640
一念通天
- 成語拼音:
- yī niàn tō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十分專注的一個心念可以和上天溝通。指心念專一
- 成語出處:
- 漢·魏伯陽《參同契》:“精勤不退,一念通天。”
* tong成語,tong的成語,帶to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