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ian的成語 (1176個)

    461

    盆朝天,碗朝地

    成語拼音:
    pén cháo tiān,wǎn cháo dì
    成語解釋:
    形容家庭中雜亂無條理。
    成語出處:
    老舍《方珍珠》第四幕:“看,這里盆朝天,碗朝地,沒人管。”
    462

    辟地開天

    成語拼音:
    pì dì kāi tiān
    成語解釋:
    開:開拓;辟:開辟。古代神話盤古氏開辟天地,創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來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2回:“杏黃幡下千千條古怪的金霞,內藏著天上無,地上少,辟地開天無價寶。”
    463

    捧到天上

    成語拼音:
    pěng dào tiān sh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吹捧過分
    成語出處:
    林語堂《說福祿特爾與中國迷》:“中國的文化禮教,曾經被歐人稱為世界最高的文化,捧到天上去。”
    464

    撲地掀天

    成語拼音:
    pū dì xiān tiān
    成語解釋:
    形容鬧得很兇。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風雨晚泊》詩:“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465

    盤古開天地

    成語拼音:
    pán gǔ kāi tiān dì
    成語解釋:
    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
    成語出處:
    《明成化說唱詞話·花關索出身傳》:“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466

    炮火連天

    成語拼音:
    pào huǒ lián tiān
    成語解釋:
    炮火:戰場上發射出的炮彈在爆炸后產生的火焰;連天:連接著天空。形容槍炮聲、光焰等與天空相接;戰爭十分激烈。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不過演放兩三響已經就這樣了,何況炮火連天,親臨大敵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467

    判若天淵

    成語拼音:
    pàn ruò tiān yuān
    成語解釋:
    相差懸殊;像天上和深淵那樣不同。
    成語出處:
    清 朱庭珍《筱園詩話》:“不過用心于一兩字間,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淵,個中分寸所爭,毫厘千里。”
    468

    潑天大禍

    成語拼音:
    pō tiān dà huò
    成語解釋:
    潑天:形容極大。極大的禍害。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九回:“那些人見已經撞下了潑天大禍,口里叫了一聲不好,就舍了袁伯珍,爭門奪路的奔出房間,直至大門之外,一哄而散。”
    469

    鋪天蓋地

    成語拼音:
    pū tiān gài dì
    成語解釋: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成語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遮天蓋地。’”
    470

    劈天蓋地

    成語拼音:
    pī tiān gài dì
    成語解釋:
    劃破天空,籠罩著大地,形容聲勢浩大
    成語出處:
    471

    撲天蓋地

    成語拼音:
    pū tiān gài dì
    成語解釋: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成語出處:
    西戎《宋老大進城》:“撲天蓋地的煙,把麥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見了。”
    472

    破天荒

    成語拼音:
    pò tiān huāng
    成語解釋:
    指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
    成語出處: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四卷:“唐荊州衣冠藪澤,每歲解送舉人,多不成名,號日天荒解。劉蛻舍人以荊解及第,號為‘破天荒’。”
    473

    蟠天際地

    成語拼音:
    pán tiān jì dì
    成語解釋:
    蟠:遍及;際:到。指從天到地無所不在。形容氣勢博大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刻意》:“精神四達并流,無所不極,上際于天,下蟠于地。”
    474

    溥天率土

    成語拼音:
    pǔ tiān lǜ tǔ
    成語解釋:
    謂整個天下、四海之內。語本《詩·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成語出處:
    語出《詩·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475

    普天率土

    成語拼音:
    pǔ tiān shuài tǔ
    成語解釋:
    普天:整個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內。指全中國或全世界。
    成語出處:
    《詩·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476

    普天同慶

    成語拼音:
    pǔ tiān tóng qìng
    成語解釋: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百猥頒厚賚。”
    477

    溥天同慶

    成語拼音:
    pǔ tiān tóng qìng
    成語解釋:
    遍天下的人一同歡慶。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郭淮傳》:“今溥天同慶而卿最留遲,何也?”
    478

    普天匝地

    成語拼音:
    pǔ tiān zā dì
    成語解釋:
    滿天遍地,普天下。
    成語出處:
    元·耶律楚材《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詩:“百尺竿頭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風。”
    479

    普天之下

    成語拼音:
    pǔ tiān zhī xià
    成語解釋:
    指整個天下;遍天下。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480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成語拼音:
    pǔ tiān zhī xià,mò fēi wáng tǔ
    成語解釋:
    普:普遍,全。蒼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轄地。指大一統思想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 tian成語,tian的成語,帶t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