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ian的成語 (1176個)

    441

    怒氣沖天

    成語拼音:
    nù qì chōng tiān
    成語解釋:
    怒氣直沖天際。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元 楊顯之《瀟湘雨》四:“只落口嗔嗔忿忿,傷心切齒,怒氣沖天。”
    442

    怒氣填胸

    成語拼音:
    nù qì tián xiōng
    成語解釋:
    胸中充滿了憤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卻說周瑜怒氣填胸,墜于馬下,左右急救歸船。”
    443

    難如登天

    成語拼音:
    nán rú dēng tiān
    成語解釋:
    形容難辦的事
    成語出處:
    444

    逆天悖理

    成語拼音:
    nì tiān bèi lǐ
    成語解釋:
    逆:違反;悖:違背。違背天道常理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只是劉太后懷嫉妒心腸,做這等逆天悖理的勾當。”
    445

    逆天背理

    成語拼音:
    nì tiān bèi lǐ
    成語解釋:
    逆:違背。違背天道常理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倉路》頭折:“則他那逆天背理可釤殺,我則待要剿除亂掠扶家國。”
    446

    逆天暴物

    成語拼音:
    nì tiān bào wù
    成語解釋:
    違反天意,殘害萬物。
    成語出處:
    《文子·精誠》:“逆天暴物,即日月薄蝕,五星失行,四時相乘,晝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
    447

    逆天大罪

    成語拼音:
    nì tiān dà zuì
    成語解釋:
    逆:違背。形容極大的罪惡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1回:“二則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后已。”
    448

    逆天而行

    成語拼音:
    nì tiān ér xíng
    成語解釋:
    逆:違背。違背天意做事。比喻違背客觀形勢或規律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2回:“今孔明自負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敗亡也。”
    449

    逆天犯順

    成語拼音:
    nì tiān fàn shùn
    成語解釋:
    背逆天意正道。
    成語出處:
    《周書·齊煬王憲傳》:“直若逆天犯順,此則自取滅亡。”
    450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成語拼音:
    nìng jiào wǒ fù tiān xià rén,xiū jiào tiān xià rén fù wǒ
    成語解釋:
    負:辜負;休:莫,不要。寧可讓我辜負一切人,不要讓任何人辜負我。指極其自私自利的處世態度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回:“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451

    逆天無道

    成語拼音:
    nì tiān wú dào
    成語解釋:
    逆:違反;道:道義。違反天理,毫無道義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回:“董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謝天下,安肯與逆賊結親耶!”
    452

    逆天違理

    成語拼音:
    nì tiān wéi lǐ
    成語解釋:
    指違背天道常理。亦作“逆理違天”。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孝武帝紀》:“誠逆天違理而不見時也。”
    453

    逆天違眾

    成語拼音:
    nì tiān wéi zhòng
    成語解釋:
    謂違背天理人情。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伍被傳》:“夫以吳眾不能成功者,何也?誠逆天違眾而不見時也。”
    454

    逆天行事

    成語拼音:
    nì tiān xíng shì
    成語解釋:
    逆:違背。違背天意做事。比喻違背客觀形勢或規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二折:“逆天行事的無徒子,怎與皇家做柱石。”
    455

    女媧補天

    成語拼音:
    nǚ wā bǔ tiān
    成語解釋:
    女媧:傳說中上古女帝名。有說是伏羲的妹妹;有說是伏羲的妻子。相傳共工氏祝融敗;斗觸不周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456

    囊血射天

    成語拼音:
    náng xuè shè tiān
    成語解釋:
    囊血:盛滿血的皮囊;射:射擊。將充血的皮囊掛在高處用箭射。比喻暴虐狂妄,犯上作亂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457

    濃蔭蔽天

    成語拼音:
    nóng yīn bì tiān
    成語解釋:
    蔽:擋住。形容樹木茂密遮擋陽光
    成語出處:
    《星火燎原·難忘的日子》:“我們全團戰士集合在有幾排濃蔭蔽天的大樹遮蓋的一個院子里。”
    458

    難于上青天

    成語拼音: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上天還難。形容極其困難,不易實現。
    成語出處:
    唐 李白《蜀道難》詩:“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459

    難于上天

    成語拼音:
    nán yú shà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上天還難。形容極其困難,不易實現。
    成語出處:
    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為,危于累卵,難于上天。”
    460

    平步登天

    成語拼音:
    píng bù d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一下子就達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滯色已開,只在三日內自有奇遇,平步登天。”
    * tian成語,tian的成語,帶t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