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的成語 (231個)
-
161
滔滔不斷
- 成語拼音:
- tāo tāo bù du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安老先生]將作了個破題兒,又早被姑娘接過話來,滔滔不斷的一套,把他四位湊起來二百多周兒、商量了將及一年的一個透鮮的招兒,說了個隔腸如見!”
-
162
滔滔不絕
- 成語拼音:
- tāo tāo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滔滔:水流滾滾;連續不斷的樣子。像水流一樣不間斷。比喻話多而又流暢。
- 成語出處:
- 五代 后唐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
163
滔滔不竭
- 成語拼音:
- tāo tāo bù jié
- 成語解釋:
- 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
- 成語出處:
-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積善歌》:“飲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
164
滔滔不盡
- 成語拼音:
- tāo tāo bù jìn
- 成語解釋:
- 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同“滔滔不竭”。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 傅山傳》:“與客談中州文獻,滔滔不盡。”
-
165
投桃報李
- 成語拼音:
- tóu táo bào lǐ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
166
滔天大罪
- 成語拼音:
- tāo tiān dà zuì
- 成語解釋:
- 形容罪惡極大。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質問國民黨》:“這兩種錯誤,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質,都是和敵人漢奸毫無區別的,你們必須糾正這些錯誤。”
-
167
滔滔汩汩
- 成語拼音:
- tāo tāo gǔ gǔ
- 成語解釋:
- 水涌流貌。多比喻說話連續不斷。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說罷,又把題詩的人名字,屈著手指頭數出來,說了許多甚么生,甚么主人,甚么居士,甚么詞人,甚么詞客,滔滔汩汩,數個不了。”
-
168
滔滔滾滾
- 成語拼音:
- tāo tāo gǔn gǔn
- 成語解釋:
- ①大水奔流貌。常比喻說話連續不斷。②喻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他便把他父親怎的半生攻苦,才得了個榜下知縣……一五一十、從頭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滾滾的對那女子哭訴了一遍。”
-
169
套頭裹腦
- 成語拼音:
- tào tóu guǒ n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很多事情糾纏在一起,分辨不清。形容十分周密不露破綻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這樁套頭裹腦的事,這段含著骨頭露著肉的話。”
-
170
陶陶兀兀
- 成語拼音:
- táo táo wù wù
- 成語解釋:
- 形容沉湎于酒,放縱傲慢。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伶傳》:“伶雖陶兀昏放,而機應不差。未嘗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頌》一篇。”宋·黃庭堅《醉落魄》詞:“陶陶兀兀,尊前是我華胥國。”
-
171
投桃之報
- 成語拼音:
- tóu táo zhī bào
- 成語解釋:
- 比喻給對方的報答。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9回:“王兄如將韻學賜教,小弟定贈美號,以為‘投桃之報’。”
-
172
陶陶自得
- 成語拼音:
- táo táo zì dé
- 成語解釋:
- 自得:自己覺得快意。自己覺得舒暢快樂
- 成語出處:
- 宋·林正夫《括沁園春》:“但無思無慮,陶陶自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
-
173
推濤作浪
- 成語拼音:
- tuī tāo zuò làng
- 成語解釋:
- 作:興起。推動波濤,掀起浪頭。比喻助長壞人壞事,煽動情緒,制造事端。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呼風喚雨,推濤作浪,或策劃于密室,或點火于基層。”
-
174
饕餮之徒
- 成語拼音:
- tāo tiè zhī tú
- 成語解釋:
- 比喻貪吃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多食不厭謂之饕餮之徒;見食垂涎謂有欲炙之色。”
-
175
滔滔者天下皆是
- 成語拼音:
-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
- 成語解釋:
- 滔滔:連續不斷的樣子。洪水彌漫,遍地都是。比喻社會普遍紛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風氣比比皆是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
176
滔天罪行
- 成語拼音:
- tāo tiān zuì xíng
- 成語解釋:
- 滔天:漫天。比喻罪惡極大。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除對親日派破壞抗日、襲擊人民軍隊、發動內戰之滔天罪行,另有處置外……”
-
177
滔天之罪
- 成語拼音:
- tāo tiān zhī zuì
- 成語解釋:
- 形容罪惡極大。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呂惠卿責授建寧軍節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為垂世之規。”
-
178
韜形滅影
- 成語拼音:
- tāo xíng miè yǐng
- 成語解釋:
- 謂藏匿蹤跡,不露于世。
- 成語出處:
- 北齊·劉晝《新論·韜光》:“物之寓世,未嘗不韜形滅影、隱質遐外,以全性棲命者也。”
-
179
天下滔滔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tāo tāo
- 成語解釋:
- 滔滔:連續不斷的樣子。洪水彌漫,遍地都是。比喻社會普遍紛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風氣比比皆是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通俗演義·趙子龍磐河大戰》:“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懸之危。”
-
180
桃羞杏讓
- 成語拼音:
- táo xiū xìng ràng
- 成語解釋:
- 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讓。形容女子比花還要艷麗動人。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更兼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讓,燕妒鶯慚。”
* tao成語,tao的成語,帶tao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