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ao的成語 (231個)

    121

    討價還價

    成語拼音:
    tǎo jià huán jià
    成語解釋: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三巧問了他討價還價,便道:‘真個虧你些兒。’”
    122

    桃僵李代

    成語拼音:
    táo jiāng lǐ dài
    成語解釋:
    同“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友愛相助,后轉用為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成語出處:
    清·傷時子《蒼鷹擊·株連》:“傷心極,恁桃僵李代,漁網鴻罹。”
    123

    弢跡匿光

    成語拼音:
    tāo jì nì guāng
    成語解釋:
    弢:同“韜”。隱藏行跡與光彩
    成語出處:
    晉·陸機《漢高祖功臣頌》:“彭越觀時,弢跡匿光,人具爾瞻。”
    124

    韜跡隱智

    成語拼音:
    tāo jì yǐn zhì
    成語解釋:
    謂藏匿蹤跡,不露才智。
    成語出處:
    北齊·劉晝《新論·韜光》:“是以古之有德者,韜跡隱智,以密其外。”
    125

    饕口饞舌

    成語拼音:
    tāo kǒu chán shé
    成語解釋:
    比喻貪吃的人。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33回:“暖烘烘云蒸霞蔚而至;饕口饞舌,雄糾糾排山倒海而來。”
    126

    桃李遍天下

    成語拼音: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滿天下”。
    成語出處:
    明·焦竑《玉堂叢語·薦舉》:“愛樂賢士大夫,與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薦,以是桃李遍天下。”
    127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成語拼音: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
    成語解釋: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成語出處:
    晉 潘岳《太宰魯武公誄》:“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
    12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成語拼音: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成語解釋: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將軍列傳論》:“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129

    桃李春風

    成語拼音:
    táo lǐ chūn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送劉童子》詩:“長成來奏三千牘,桃李春風冠集英。”
    130

    桃李成蹊

    成語拼音:
    táo lǐ chéng qī
    成語解釋: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語。
    成語出處:
    金·元好問《南鄉子》詞:“遲日惠風柔,桃李成蹊綠漸稠。”
    131

    桃李精神

    成語拼音:
    táo lǐ jīng shén
    成語解釋:
    形容妖艷嬌媚的神態。
    成語出處:
    五代·和凝《和滿子》詞:“正是破瓜年口,含情慣得人饒。桃李精神鸚鵡舌,可堪虛度良宵。”
    132

    桃來李答

    成語拼音:
    táo lái lǐ dá
    成語解釋:
    語本《詩·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后以“桃來李答”比喻互相酬贈。
    成語出處:
    語出《詩·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133

    桃李門墻

    成語拼音:
    táo lǐ mén qiáng
    成語解釋:
    謂生徒眾多的師門。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閨塾》:“你待打、打這哇哇,桃李門墻,險把負荊人唬煞。”
    134

    桃李滿天下

    成語拼音: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人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老師教的學生。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135

    討流溯源

    成語拼音:
    tǎo liú sù yuán
    成語解釋:
    謂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成語出處:
    清·王韜《蘅花館詩錄》自序:“余自少讀詩,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諸大家,皆欲討流溯源,窮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詩之難。”
    136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成語拼音: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成語解釋: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一剪梅 獨立蒼茫醉不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137

    桃李爭輝

    成語拼音:
    táo lǐ zhēng huī
    成語解釋:
    桃花與李花競媚比妍。形容春日景色美不勝收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三折:“花也則為你不與那繁花爭媚,花也則為你不同他桃李爭輝。”
    138

    桃李之教

    成語拼音:
    táo lǐ zhī jiào
    成語解釋:
    指老師的教誨。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延師》:“學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煩桃李之教。”
    139

    桃李之饋

    成語拼音:
    táo lǐ zhī kuì
    成語解釋:
    《詩·大雅·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原謂互贈禮品,后引申指送禮,賄賂。
    成語出處:
    《詩·大雅·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140

    桃李爭妍

    成語拼音:
    táo lǐ zhēng yán
    成語解釋:
    桃花李花競相開放。形容春光艷麗。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四時賞玩,各有風光;春賞燕游堂,桃李爭妍。”
    * tao成語,tao的成語,帶t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