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ao的成語 (231個)

    201

    杏腮桃臉

    成語拼音:
    xìng sāi táo liǎn
    成語解釋:
    見“杏臉桃腮”。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西江月·賦丹桂》詞:“杏腮桃臉費鉛華,終慣秋蟾影下。”
    202

    熊韜豹略

    成語拼音:
    xióng tāo bào lüè
    成語解釋:
    比喻高妙的用兵謀略。
    成語出處:
    唐·司空圖《復安南碑》:“幾神洞妙,熊韜豹略之權;舞電威棱,越騎燕犀之象。”
    203

    熏陶成性

    成語拼音:
    xūn táo chéng xìng
    成語解釋:
    熏陶:感化,培養;性:習慣。經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種習性。
    成語出處:
    《宋史·程頤傳》:“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與之處,以熏陶成性。”
    204

    懸鞀建鐸

    成語拼音:
    xuán táo jiàn duó
    成語解釋:
    指聽取臣民意見。
    成語出處:
    語出《淮南子 氾論訓》:“禹之時,以五音聽治,懸鐘鼓磬鐸,置鞀,以待四方之士。為號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鞀。”
    205

    懸鞀設鐸

    成語拼音:
    xuán táo shè duó
    成語解釋:
    懸:吊掛;鞀:鼗鼓,撥浪鼓;鐸:大鈴。吊起鼗鼓,設置鈴鐸。指聽取臣民的意見
    成語出處:
    清·陳熾《議院》:“泰西議院之法,本古人懸鞀設鐸,閭師黨正之遺意。”
    206

    尋頭討腦

    成語拼音:
    xún tóu tǎo nǎo
    成語解釋:
    尋:探求。比喻尋個事情的由頭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7卷:“自此日逐尋頭討腦,動輒便是一頓皮鞭,打得體無完膚。”
    207

    尋源討本

    成語拼音:
    xún yuán tǎo běn
    成語解釋:
    窮本溯源。
    成語出處:
    唐·劉知畿《史通·申左》:“如二傳者,記言載事,失彼菁華,尋源討本,取諸胸臆。”
    208

    銜勇韜力

    成語拼音:
    xián yǒng tāo lì
    成語解釋:
    銜:含;韜:掩藏。把勇氣和力量掩蓋起來。比喻收斂鋒芒,待機而動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獻平淮夷伯雅表》:“銜勇韜力,日思予殛。”
    209

    沿波討源

    成語拼音:
    yán bō tǎo yuán
    成語解釋:
    沿波:順著水流;討源:探索源頭。循著水流尋找源頭。原比喻作文時由次要的寫到主要的,最后點出主題。后比喻探討事物的本末。
    成語出處:
    晉 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
    210

    邀功討好

    成語拼音:
    yāo gōng tǎo hǎo
    成語解釋:
    指為得到好感或討人喜歡而去迎合某人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5章:“另外,他對自己更不滿意的是,他的行為看來似乎是向少安一家人邀功討好一般!”
    211

    養晦韜光

    成語拼音:
    yǎng huì tāo guāng
    成語解釋:
    謂隱藏行跡和才能,不露鋒芒。
    成語出處:
    清·王韜《淞濱瑣話·羅浮幻跡》:“茍能養晦韜光,始許了卻前緣,重聯仙侶。”
    212

    沿流討源

    成語拼音:
    yán liú tǎo yuán
    成語解釋:
    猶沿波討源。
    成語出處:
    嚴復《原強》:“其勉人治群學者,意則謂天下沿流討源,執因責果之事,惟群事為最難,非不素講之所得與。”
    213

    艷如桃李

    成語拼音:
    yàn rú táo lǐ
    成語解釋:
    容顏像成熟的桃李那樣嬌艷。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為人不言亦不笑,艷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214

    艷如桃李,冷若冰霜

    成語拼音:
    yàn ruò táo lǐ,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成語解釋:
    形容女子容貌艷麗而態度嚴肅。
    成語出處:
    清 傷時子《蒼鷹擊 割愛》:“敢道艷如桃李,冷若冰霜,芝蘭其馨,金石其操,故是青樓賤質,紅粉庸姿。”
    215

    艷如桃李,凜若冰霜

    成語拼音:
    yàn rú táo lǐ,lǐn ruò bīng shuāng
    成語解釋:
    凜:嚴冷可畏。形容女子容貌艷麗而態度嚴肅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又是兩個絕代女子,一個艷如桃李,凜若冰霜;一個裙布釵荊,端莊俏麗。”
    216

    艷如桃李,冷如霜雪

    成語拼音:
    yàn rú táo lǐ,lěng rú shuāng xuě
    成語解釋:
    形容女子容貌艷麗而態度嚴肅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女子得非嫌吾貧乎?為人不言亦不笑,艷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217

    余桃啖君

    成語拼音:
    yú táo dàn jūn
    成語解釋:
    《韓非子·說難》:“昔者彌子瑕有寵于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口:‘孝哉,為母之故,忘其刖罪。’異日,與君游于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色衰
    成語出處:
    《韓非子·說難》:“昔者彌子瑕有寵于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口:‘孝哉,為母之故,忘其刖罪。’異日,與君游于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下續示例]
    218

    以桃代李

    成語拼音:
    yǐ táo dài lǐ
    成語解釋:
    比喻以自身去頂替別人。
    成語出處:
    《再生緣》第三二回:“咳,且慢些笑他的失節,或者劉燕玉也是以桃代李的機關,亦未可定。”
    219

    夭桃秾李

    成語拼音:
    yāo táo nóng lǐ
    成語解釋:
    比喻年少美貌。多用為對人婚娶的頌辭。
    成語出處: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華如桃李。”
    220

    夭桃襛李

    成語拼音:
    yāo táo yàn lǐ
    成語解釋:
    亦作“夭桃秾李”。①《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兩詩以桃李之花興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為贊頌新人年少俊美之辭。②茂盛艷麗的桃花、李花。
    成語出處: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華如桃李。”
    * tao成語,tao的成語,帶t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