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eng的成語 (1316個)

    1301

    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成語拼音:
    zhàn wú bù shèng,gōng wú bù qǔ
    成語解釋:
    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百勝。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語出處:
    語本《戰國策 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1302

    枝外生枝

    成語拼音:
    zhī wài shēng zhī
    成語解釋:
    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節外生枝”。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 詞曲 格局》:“善觀場者,止于前數出所見,記其人之姓名。十出以后, 皆是枝外生枝,節中長節,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問姓字,并形體面目,皆可不必認矣。”
    1303

    自我犧牲

    成語拼音:
    zì wǒ xī shēng
    成語解釋:
    為別人(或事)犧牲自己
    成語出處:
    陶鑄《松樹的風格》:“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
    1304

    鄭衛之聲

    成語拼音:
    zhèng wèi zhī shēng
    成語解釋:
    鄭衛: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成語出處:
    漢·劉向《新序·雜事》:“寡人今日聽鄭衛之聲,嘔吟感傷,揚激楚之遺風。”
    1305

    重熙累盛

    成語拼音:
    zhòng xī lèi shèng
    成語解釋:
    同“重熙累洽”。
    成語出處:
    《舊唐書·禮儀志六》:“國家系本仙宗,業承圣祖,重熙累盛,既錫無疆之休,合享登神,思弘不易之典。”
    1306

    逐影吠聲

    成語拼音:
    zhú yǐng fèi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人云亦云,毫無主見。
    成語出處:
    宋·陳善《捫虱新話·唐宋文章皆三變末流不免有弊》:“至今學文之家,又皆逐影吠聲,未嘗有公論,實不見古人用心處,予每為之太息。”
    1307

    重義輕生

    成語拼音:
    zhòng yì qīng shēng
    成語解釋:
    謂看重義行而輕視生命。
    成語出處:
    《晉書·忠義傳贊》:“重義輕生,亡軀殉節。勁松方操,嚴霜比烈。”
    1308

    折腰升斗

    成語拼音:
    zhé yāo shēng dòu
    成語解釋:
    折腰:彎腰。比喻忍受屈辱
    成語出處:
    宋·楊澤民《六么令·壬寅四月扶病外邑催租寄內》詞:“折腰升斗,辜負當年舊松菊。”
    1309

    造謠生非

    成語拼音:
    zào yáo shēng fēi
    成語解釋:
    見“造謠生事”。
    成語出處:
    黃南丁氏《楊乃武與小白菜》第八回:“而且如今你的年紀,已是二十多了,住在這里,若再不同小大圓房,外間造謠生非的人多……說不定同我有了一手,豈不是你我二人的名譽,又將掃地。”
    1310

    造言生事

    成語拼音:
    zào yán shēng shì
    成語解釋:
    捏造虛言以挑起事端。
    成語出處:
    《孟子·萬章上》:“好事者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謂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張南莊《何典》第二回:“只消說他造言生事,頂名告他一狀,不怕不拿大錠大帛出來買靜求安。”
    1311

    造謠生事

    成語拼音:
    zào yáo shēng shì
    成語解釋:
    制造謠言,挑起事端。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黎烈文》:“而漂聚于上海者,實尤為古怪,造謠生事,害人賣友,幾乎視若當然。”
    1312

    逐影尋聲

    成語拼音:
    zhú yǐng xún shēng
    成語解釋:
    謂多方尋求罅隙。
    成語出處:
    《明史·外戚傳序》:“在廷諸臣好為危言激論,汰如壽寧兄弟,庸駑如鄭國泰,已逐影尋聲,抨擊不遺余力。”
    1313

    蒸蒸日盛

    成語拼音:
    zhēng zhēng rì shèng
    成語解釋:
    蒸蒸:興旺發達。形容事業等興旺發達,一天天向上發展
    成語出處:
    清·秋瑾《發刊辭》:“自茲以后,行見東瀛留學界,蒸蒸日盛矣。”
    1314

    置之死地而后生

    成語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成語解釋:
    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后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1315

    作作生芒

    成語拼音:
    zuò zuò shēng máng
    成語解釋:
    作作:光芒四射的樣子。形容光芒四射。比喻聲勢顯赫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5回:“張雨帥眼光奕奕,常思染指中原,擴張勢力,既得老徐密電,正好乘機展足,作作生芒。”
    1316

    錚錚有聲

    成語拼音:
    zhēng zhēng yǒu shēng
    成語解釋:
    錚錚:金屬相擊聲。比喻為人正直,名聲很好。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二出:“他也是敝世兄,在復社中錚錚有聲,豈肯為此?”
    * sheng成語,sheng的成語,帶s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