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的成語 (579個)
-
361
上上下下
- 成語拼音:
- shàng shàng xià xià
- 成語解釋:
- 上面下面,往上往下,上級和下級,泛指單位的整體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今夜又該我們兩個捕獵,和十數個鄉夫在此,上上下下,放了窩弓藥箭等他。”
-
362
死傷相枕
- 成語拼音:
- sǐ shāng xiāng zhěn
- 成語解釋:
- 枕:以頭枕物。死亡受傷者相互枕藉而臥。形容傷亡者多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請不置瓊林大盈二庫狀》:“凍餒交侵,死傷相枕。”
-
363
損上益下
- 成語拼音:
- sǔn shàng yì xià
- 成語解釋:
- 減少君上的權利以施惠下民。
- 成語出處:
- 《周易·益》:“益,損上益下,民悅無疆。”
-
364
死傷枕藉
- 成語拼音:
- sǐ shāng zhěn jiè
- 成語解釋:
- 枕藉:縱橫相枕而臥。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痛史》第18回:“李恒的船,本來乘著北風,滿拽帆篷而來,到此收篷不及,被守義一陣弩箭,射得眾韃子死傷枕藉。”
-
365
尚慎旃哉
- 成語拼音:
- shàng shèn zhān zāi
- 成語解釋:
- 尚:還;旃:之。還要謹慎小心啊
- 成語出處:
- 《詩經·魏風》:“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
366
上天不負苦心人
- 成語拼音:
- shà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
- 成語解釋:
- 負:虧欠,辜負。上天不會虧待苦心經營的人。形容埋頭苦干的人最后會成功的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雖然多辛苦了幾次如今卻高高中了個第三,可謂上天不負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論。”
-
367
賞同罰異
- 成語拼音:
- shǎng tóng fá yì
- 成語解釋:
- 謂獎賞和自己的意見相同的,懲罰和自己的意見不同的。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八經》:“故賞賢罰暴,舉善之至者也;賞暴罰賢,舉惡之至者也;是謂賞同罰異。”
-
368
傷天害理
- 成語拼音:
- shāng tiān hài lǐ
- 成語解釋:
- 指做事兇狠殘忍;毫無人性。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呂無病》:“堂上以我為天下之齷齪教官,勒索傷天害理之錢,以吮人癰痔者耶!”
-
369
上天入地
- 成語拼音:
- shàng tiān rù dì
- 成語解釋:
- ①升上天空,鉆入地下。形容神通廣大。②比喻為實現某種目的而四處奔走。
- 成語出處:
-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盧仆射從史》:“吾已得煉形之術也,其術自無形成而煉成三尺之形,則上天入地,乘云駕鶴,千變萬化,無不可也。”
-
370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成語拼音:
-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
- 成語解釋:
-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371
上替下陵
- 成語拼音:
- shàng tì xià líng
- 成語解釋:
- 同“下陵上替”。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禮儀志》:“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儀,上替下陵,此謂大亂。”
-
372
上吐下瀉
- 成語拼音:
- shàng tǔ xià xiè
- 成語解釋:
- 嘔吐與腹瀉。指人患病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0回:“化及見軍士焦頭爛額,后忽然又上吐下瀉,一齊病倒,便放聲大哭。”
-
373
上推下卸
- 成語拼音:
- shàng tuī xià xiè
- 成語解釋:
- 把責任推給上級,卸給下級,自己卻不負責任
- 成語出處:
-
374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 成語拼音:
-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luò
- 成語解釋:
- 落:下降。比喻心情不安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4卷:“自實心里好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盤上螞蟻,一霎也站腳不住。”
-
375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成語拼音:
-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xià
- 成語解釋:
- 比喻心情不安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尋思道:‘既是好意請我們吃酒,如何這般相待,不許人動身?’”
-
376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成語拼音: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377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
- 成語拼音: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 成語解釋:
-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豐化和尚》:“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378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 成語拼音: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379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
- 成語拼音: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ō zhuī
- 成語解釋:
-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無立足之地。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豐化和尚》:“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380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之地
- 成語拼音: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卓:直立。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云居膺禪師法嗣》:“問:‘上無片瓦,下無卓錐時如何?’師曰:‘莫飄露么。’”
* shang成語,shang的成語,帶sh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