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ang的成語 (579個)

    321

    上交不諂

    成語拼音:
    shàng jiāo bù chǎn
    成語解釋:
    諂:巴結、奉承。與據高位的人交往,不拍馬奉承。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322

    傷教敗俗

    成語拼音:
    shāng jiào bài sú
    成語解釋:
    見“傷化敗俗”。
    成語出處:
    明·馬中錫《罪言》:“今諸小道家淺陋無理,葬得善地,雖殺人巨盜,亦可獲福;課得美占,雖弒父與君,亦無大害。傷教敗俗,莫過于此。”
    323

    傷筋動骨

    成語拼音:
    shāng jīn dòng gǔ
    成語解釋:
    本指身受重傷。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損害。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打的來傷筋動骨,更疼似懸頭刺股。”
    324

    觴酒豆肉

    成語拼音:
    shāng jiǔ dòu ròu
    成語解釋:
    觴,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因以“觴酒豆肉”泛指飲食。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觴酒豆肉,讓而受惡,民猶犯次。”
    325

    桑間濮上

    成語拼音:
    sāng jiān pú shàng
    成語解釋:
    桑間在濮水之上,是古代衛國的地方。古指淫風。后也指男女幽會。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地理志下》:“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子亦亟聚會,聲色生焉。”
    326

    上梁不正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成語解釋:
    比喻上面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干壞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做的個上梁不正,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327

    上梁不正下梁歪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成語解釋:
    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成語出處:
    晉 楊泉《物理論》:“上不正,下參差。”
    328

    賞勞罰罪

    成語拼音:
    shǎng láo fá zuì
    成語解釋:
    見“賞功罰罪”。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4回:“吾人奉命討之,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軍到處,不得擾民。賞勞罰罪,并不徇縱。”
    329

    上樓去梯

    成語拼音:
    shàng lóu qù tī
    成語解釋:
    比喻進行極其秘密的謀劃。也比喻誘人上當。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330

    上漏下濕

    成語拼音:
    shàng lòu xià shī
    成語解釋:
    上:指屋頂;下:指地面。形容房屋破舊,不能蔽風雨。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上漏下濕,匡坐而弦。”
    331

    上陵下替

    成語拼音:
    shàng líng xià tì
    成語解釋:
    同“下陵上替”。
    成語出處:
    《隋書·煬帝紀》:“上陵下替,綱維靡立。”
    332

    賞立誅必

    成語拼音:
    shǎng lì zhū bì
    成語解釋:
    謂該賞的立即賞,該罰的一定罰。
    成語出處:
    清·侯方域《豫省試策》:“賞立誅必,雖失十左氏無傷也;賞不立,誅不必,雖得十左氏無益也。”
    333

    上了賊船

    成語拼音:
    shàng lé zéi chuán
    成語解釋:
    比喻已入歧途,難以抽身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別哭啦,哭也沒用。這一回,我算上了賊船,走到江心了!”
    334

    視民如傷

    成語拼音:
    shì mín rú shāng
    成語解釋:
    把百姓當作有傷病的人一樣照顧。舊時形容在位者關懷人民。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元年》:“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
    335

    上慢下暴

    成語拼音:
    shàng màn xià bào
    成語解釋:
    謂君上驕慢,下民強暴。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
    336

    士農工商

    成語拼音:
    shì nóng gōng shāng
    成語解釋:
    古代所謂四民,指讀書的、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
    成語出處:
    《管子 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 齊俗訓》:“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別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 商與商言數。”
    337

    上南落北

    成語拼音:
    shàng nán luò běi
    成語解釋:
    漫言各處去向,猶言走南闖北。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朱砂擔》第一折:“他又不和我一搭兒做買賣,我怎知他上南落北。”
    338

    水佩風裳

    成語拼音:
    shuǐ pèi fēng shang
    成語解釋:
    以水作佩飾,以風為衣裳。語本唐李賀《蘇小小墓》詩:“風為裳,水為佩”。本寫美人的妝飾。后用以形容荷葉荷花之狀貌。
    成語出處:
    語出唐·李賀《蘇小小墓》詩:“風為裳,水為佩”。
    339

    上氣不接下氣

    成語拼音:
    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
    成語解釋: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七回:“一霎時漂流數百里外,直把一個好義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氣不接下氣。”
    340

    上情下達

    成語拼音:
    shàng qíng xià dá
    成語解釋:
    下面的情況或意見能夠通達于上。
    成語出處:
    《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謂之塞。”
    * shang成語,shang的成語,帶sh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