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an的成語 (843個)

    721

    虛中樂善

    成語拼音:
    xū zhōng lè shàn
    成語解釋:
    中:同“衷”,內心;虛中:虛心;善:善言善事。指虛心采納善言,樂意做善事
    成語出處:
    清·劉開《問說》:“古之人虛中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焉。”
    722

    鬻寵擅權

    成語拼音:
    yù chǒng shàn quán
    成語解釋:
    憑借寵幸以賣弄權勢。
    成語出處:
    《韓非子·三守》:“鬻寵擅權,矯外以勝內,險言禍福得失之形,以阿主之好惡。”
    723

    搖鵝毛扇

    成語拼音:
    yáo é máo shàn
    成語解釋:
    傳說諸葛亮常手執羽扇指揮作戰,后世舞臺上出現的一些軍師也多執羽扇。因以“搖鵝毛扇”比喻出謀畫策。
    成語出處: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一:“大家都說他是一個搖鵝毛扇的,是一個唱傀儡戲的提線的人。”
    724

    隱惡揚善

    成語拼音:
    yǐn è yáng shàn
    成語解釋:
    隱:隱匿;隱瞞;揚:宣揚。隱蔽別人的壞處;宣揚別人的好處。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
    725

    掩惡揚善

    成語拼音:
    yǎn è yáng shàn
    成語解釋:
    謂對待別人諱言其過惡,稱揚其好處。
    成語出處:
    漢·班固《白虎通·謚》:“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謚之者何?以為人臣之義莫不欲褒其君,掩惡揚善者也。”
    726

    抑惡揚善

    成語拼音:
    yì è yáng shàn
    成語解釋:
    抑:遏制。壓制壞人壞事,宣揚好人好事
    成語出處:
    漢·劉向《新序》:“推賢舉能,抑惡揚善,有大略者不問起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727

    堙谷塹山

    成語拼音:
    yīn gǔ qiàn shān
    成語解釋:
    見“塹山堙谷”。
    成語出處:
    郭沫若《宿楚雄》詩:“堙谷塹山通緬藏,經天緯地造蓬萊。”
    728

    愚公移山

    成語拼音:
    yú gōng yí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做事有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成語出處:
    《列子 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729

    掩過揚善

    成語拼音:
    yǎn guò yáng shàn
    成語解釋:
    同“掩惡揚善”。
    成語出處:
    《漢書·丙吉傳》:“[丙吉]于官屬掾吏,務掩過揚善。”
    730

    義海恩山

    成語拼音:
    yì hǎi ēn shān
    成語解釋: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義深厚。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將人的義海恩山,都做了遠水遙岑。”
    731

    漁海樵山

    成語拼音:
    yú hǎi qiáo shān
    成語解釋:
    入海打魚,上山砍柴。借指隱居生活。
    成語出處:
    清·方文《留別馬倩若兼訂毗陵之游》詩:“漁海樵山過此生,向平兒女未忘情。”又《送旻昭御史征兵廣西》詩:“愿君早奏升平略,魚海樵山任所之。”
    732

    一介之善

    成語拼音:
    yī jiè zhī shàn
    成語解釋:
    微小的善行。
    成語出處:
    《西京雜記》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文藝,居接士之館。”
    733

    一技之善

    成語拼音:
    yī jì zhī shàn
    成語解釋:
    技:技能;善:擅長。指有某種技能或特長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贈筆公錢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沒焉者已。”
    734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成語拼音:
    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
    成語解釋:
    古諺語,意思是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比喻凡事為首者倡導于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吳語》:“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
    735

    與人為善

    成語拼音:
    yǔ rén wéi shàn
    成語解釋:
    與:贊成;為:做;善:好;好事。原指贊成人學好。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736

    一山不藏二虎

    成語拼音:
    yī shān bù cáng èr hǔ
    成語解釋:
    比喻兩人不能相容
    成語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點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這是他太狂妄。”
    737

    陰山背后

    成語拼音:
    yīn shān bèi hòu
    成語解釋:
    ①迷信者稱陰間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成語出處:
    738

    移山拔海

    成語拼音:
    yí shān bá hǎi
    成語解釋:
    移動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交際》:“勢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象登云。”
    739

    依山傍水

    成語拼音:
    yī shān bàng shuǐ
    成語解釋: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嶺和水流。
    成語出處:
    宋·葉適《安集兩淮申省狀》:“奔迸渡江求活者幾二十萬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幾二十萬家。”
    740

    倚山傍水

    成語拼音:
    yǐ shān bàng shuǐ
    成語解釋:
    倚:依靠;傍:臨近。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嶺和水流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只見枯樁上纜著數只小漁船,疏籬外曬著一張破魚網,倚山傍水,約有十數間草房。”
    * shan成語,shan的成語,帶sh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