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an的成語 (843個)

    701

    雪海冰山

    成語拼音:
    xuě hǎi bīng shān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702

    血海尸山

    成語拼音:
    xuè hǎi shī shān
    成語解釋:
    血海:形容殺人很多。血流成海,尸積如山。形容傷亡十分慘重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王馬破曹》第二折:“殺的他血海尸山人馬亡,似敗葉,狂風蕩。”
    703

    嘯聚山林

    成語拼音:
    xiào jù shān lín
    成語解釋:
    嘯聚:互相呼召著聚合起來。指反抗反動統治而聚眾起事。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五回:“我這伙好漢,非比嘯聚山林之輩。”
    704

    夏爐冬扇

    成語拼音:
    xià lú dōng shàn
    成語解釋:
    夏天生火爐,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逢遇》:“以夏進爐,以冬奏扇,為所不欲得之事,獻所不欲聞之語,其不遇禍,幸矣。”
    705

    學如登山

    成語拼音:
    xuá rú dēng shān
    成語解釋:
    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徐干《中論 上 治學》:“夫聽黃鐘聲,然后知缶之細,視袞龍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學之困。故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
    706

    挾山超海

    成語拼音:
    xié shān chāo hǎi
    成語解釋:
    挾:挾持,夾著;刱:超越,跨過。夾著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絕對辦不到的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707

    西山餓夫

    成語拼音:
    xī shān è fū
    成語解釋:
    指不食周粟的伯夷與叔齊
    成語出處:
    《梁書·劉顯傳》:“之遴嘗聞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則西山餓夫、東土黜士,名啟施于后世。”
    708

    仙山樓閣

    成語拼音:
    xiān shān lóu gé
    成語解釋:
    《史記·封禪書》:“自威(齊威王)、宣(齊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云。”唐白居易《
    成語出處:
    《史記·封禪書》:“自威(齊威王)、宣(齊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
    709

    顯山露水

    成語拼音:
    xiǎn shān lù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出名,顯露才能。
    成語出處: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六章:“那個從不顯山露水的青年實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膀。”
    710

    秀水明山

    成語拼音:
    xiù shuǐ míng shān
    成語解釋: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驀山溪 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711

    仙山瓊閣

    成語拼音:
    xiān shān qióng gé
    成語解釋:
    仙山:指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瓊閣:精美的樓閣。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現在也比喻虛無縹緲的美妙幻境。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712

    西山日薄

    成語拼音:
    xī shān rì báo
    成語解釋:
    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成語出處:
    宋·洪咨夔《風流子》詞:“世事幾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況轉首,西山日薄。”
    713

    西山日迫

    成語拼音:
    xī shān rì pò
    成語解釋:
    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嘆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蘭聚。”
    714

    尋山問水

    成語拼音:
    xún shān wèn shuǐ
    成語解釋:
    尋:探求。游山玩水
    成語出處: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只待要說古談今,尋山問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潤物,治國齊家。”
    715

    徙善遠罪

    成語拼音:
    xǐ shàn yuǎn zuì
    成語解釋:
    趨向善良,遠離罪惡。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經解》:“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716

    挾泰山以超北海

    成語拼音: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
    成語解釋:
    挾:夾持;超:跨過。夾著泰山跨過北海。比喻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717

    循循善誘

    成語拼音:
    xún xún shàn yòu
    成語解釋:
    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指。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718

    恂恂善誘

    成語拼音:
    xún xún shàn yòu
    成語解釋:
    恂恂:同“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導。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成語出處:
    漢·趙壹《報皇甫規書》:“豈悟君子,自生怠倦,失恂恂善誘之德,同亡國驕惰之志,蓋見機而作,不俟終日。”
    719

    學優才贍

    成語拼音:
    xué yōu cái shàn
    成語解釋:
    贍:充裕。學問好,又富有才氣
    成語出處:
    《元史·李冶傳》:“素聞仁卿學優才贍,潛德不耀,久欲一見,其勿他辭。”
    720

    驍勇善戰

    成語拼音:
    xiāo yǒng shàn zhàn
    成語解釋:
    勇猛;善于戰斗。驍勇:勇猛矯健;善:善長。
    成語出處:
    《南齊書 戴僧靜傳》:“其黨輔國將軍孫曇瓘驍勇善戰,每蕩一合,輒大殺傷,官軍死者百于人。”
    * shan成語,shan的成語,帶sh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