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ran的成語 (394個)

    301

    宛然在目

    成語拼音:
    wǎn rán zài mù
    成語解釋:
    宛然:仿佛。如同清楚地呈現于視野中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公安二圣奪重修天王殿疏》:“使來者一人斯堂,而文獻宛然在目。”
    302

    纖塵不染

    成語拼音:
    xiān chén bù rǎn
    成語解釋:
    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潔凈。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
    成語出處: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土不著足,隨嵐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為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宋·張耒《臘月小雪后圃梅開》:“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露身。”
    303

    想當然

    成語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成語解釋:
    憑主觀推斷,認為事情大概是或應該是這樣。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304

    想當然耳

    成語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ěr
    成語解釋:
    耳:而已,罷了。憑主觀推斷,應該是這樣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305

    向風靡然

    成語拼音:
    xiàng fēng mǐ rán
    成語解釋:
    向風:聞風仰慕;靡然:倒伏的樣子。形容人們傾心向往
    成語出處:
    唐·盧照鄰《樂府雜詩序》:“于是懷文之士,莫不向風靡然。”
    306

    習慣成自然

    成語拼音:
    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
    成語解釋:
    習慣了就成為很自然的事了。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少成若天性,習慣若自然。”
    307

    習慣若自然

    成語拼音:
    xí guàn ruò zì rán
    成語解釋:
    慣:同“貫”;若:像。習慣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
    308

    習慣自然

    成語拼音:
    xí guàn zì rán
    成語解釋:
    慣:同“貫”。習慣了就成為很自然的事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二卷:“隨機應變,迎合上意,久而久之,習慣自然,便自能迎刃而解了。”
    309

    血竭髯枯

    成語拼音:
    xuè jié rán kū
    成語解釋:
    髯:兩頰上的長須。血流盡了,胡須枯索了。形容費盡心血
    成語出處:
    清·周亮工《書影》第六卷:“此六朝以下,溫李諸公血竭髯枯,矜詫累日者,子于受戒一刻,隨口而答。”
    310

    須眉皓然

    成語拼音:
    xū méi hào rán
    成語解釋:
    胡須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漁父》:“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
    311

    興趣盎然

    成語拼音:
    xìng qù àng rán
    成語解釋:
    形容興趣濃厚。
    成語出處:
    茅盾《馬達的故事》:“誰要是看了這樣專心致志而又興趣盎然,還會貿然沖上去問一句。”
    312

    蕭然塵外

    成語拼音:
    xiāo rán chén wài
    成語解釋:
    蕭然:清靜寂寞的樣子;塵:塵世。形容極為超脫,不被俗情雜物所累
    成語出處: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下卷:“又詩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閑話之趣,故筆墨間時覺蕭然塵外。”
    313

    軒然大波

    成語拼音:
    xuān rán dà bō
    成語解釋:
    高高涌起的巨大波濤。比喻大的糾紛或亂子。軒然:高高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314

    渲染烘托

    成語拼音:
    xuàn rǎn hōng tuō
    成語解釋:
    渲染:國畫的一種畫法;烘托:國畫的畫法,用襯托手法使事物鮮明。指用襯托和夸張的藝術手法,突出主題
    成語出處:
    315

    學然后知不足

    成語拼音: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成語解釋: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316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成語拼音: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成語解釋: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317

    泫然流涕

    成語拼音:
    xuàn rán liú tì
    成語解釋:
    泫然:傷心流淚的樣子;涕:淚水。傷心地流淚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酆都御史》:“念母老子幼,泫然流涕。”
    318

    欣然命筆

    成語拼音:
    xīn rán mìng bǐ
    成語解釋:
    欣然:喜悅的樣子;命筆:用筆。高高興興地提筆寫作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序:“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319

    須髯如戟

    成語拼音:
    xū rán rú jǐ
    成語解釋:
    髯:兩頰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種兵器,長桿頭上附有月牙狀的利刃。胡須又長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張著。舊時形容丈夫氣概。
    成語出處:
    《南史 褚彥回傳》:“君須髯如戟,何無丈夫意?”
    320

    血染沙場

    成語拼音:
    xuè rǎn shā chǎng
    成語解釋:
    沙場:戰場。鮮血染紅了戰場。指在戰場上犧牲。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卷二:“設將軍等今日不來,吾輩血染沙場早矣。”
    * ran成語,ran的成語,帶r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