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u的成語 (669個)

    641

    忠驅義感

    成語拼音:
    zhōng qū yì gǎn
    成語解釋:
    謂為忠心所驅使,為正義所感召。
    成語出處:
    唐·呂溫《題陽人城》詩:“忠驅義感即風雷,誰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誅董卓,長沙子弟最先來。”
    642

    載驅載馳

    成語拼音:
    zǎi qū zǎi chí
    成語解釋:
    見“載馳載驅”。
    成語出處:
    晉·陸云《答兄平原》詩:“矯矯乘馬,載驅載馳。”
    643

    自取罪戾

    成語拼音:
    zì qǔ zuì lì
    成語解釋:
    指自招罪過。亦作“自取咎戾”。
    成語出處:
    清 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二回:“豈不知元帥虎威,馬到成功?焉敢復生貳心,自取罪戾。”
    644

    追趨逐耆

    成語拼音:
    zhuī qū zhú qí
    成語解釋:
    謂追逐時尚。
    成語出處:
    《漢書·揚雄傳下》:“今夫弦者,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而附矣;試為之施《咸池》,揄《六莖》,發《蕭韶》,詠《九成》,則莫有和也。”顏師古注:“追趨逐耆,隨所趨向愛耆而追逐之也。趨,讀趣,耆,讀嗜。”
    645

    至死不屈

    成語拼音:
    zhì sǐ bù qū
    成語解釋: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頑強,視死如歸
    成語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二張援襄》:“貴身被數十創,力不支,遂為生得,至死不屈。”
    646

    轉死溝渠

    成語拼音:
    zhuǎn sǐ gōu qú
    成語解釋:
    見“轉死溝壑”。
    成語出處:
    《梁書·武帝紀上》:“征發閭左,以充繕筑。流離寒暑,繼以疫厲,轉死溝渠,曾莫收恤,朽肉枯骸,烏鳶是厭。”
    647

    戰勝攻取

    成語拼音:
    zhàn shèng gōng qǔ
    成語解釋:
    戰必勝,攻必取。指謀略高,戰斗力強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三》:“操大國之勢,征強兵伐諸侯,戰勝攻取,利盡歸于陶,國之幣帛竭入太后之家。”
    648

    鉆燧取火

    成語拼音:
    zuàn suì qǔ huǒ
    成語解釋:
    燧:火石。鉆打火石取火。原始人類取火的方式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649

    自討沒趣

    成語拼音:
    zì tǎo méi qù
    成語解釋:
    做事不得當,反使自己難堪窘迫。
    成語出處:
    葉圣陶《孤獨》:“他立刻覺得剛才對于孩子的要求沒有意思,只不過自討沒趣罷了。”
    650

    斬頭去尾

    成語拼音:
    zhǎn tóu qù wěi
    成語解釋:
    斬掉頭部,除去尾部。指將整體分割。也指剩下中間部分。
    成語出處:
    葉劍英《偉大的戰略決戰》:“由于我軍執行了上述方針,華北敵人即被我軍斬頭去尾,一截一截地被各個殲滅。”
    651

    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成語拼音:
    zhàn wú bù shèng,gōng wú bù qǔ
    成語解釋:
    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百勝。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語出處:
    語本《戰國策 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652

    鄭衛之曲

    成語拼音:
    zhèng wèi zhī qǔ
    成語解釋:
    鄭衛: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臣聞秦王好淫聲,華陽后為之不聽鄭衛之曲。”
    653

    逐新趨異

    成語拼音:
    zhú xīn qū yì
    成語解釋:
    逐:追逐。指追求新奇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夫吃文為患,生于好詭,逐新趨異,故喉唇糾紛;將欲解結,務在剛斷。”
    654

    擇優錄取

    成語拼音:
    zé yōu lù qǔ
    成語解釋:
    擇:選擇;錄取:任用。選擇優秀的錄用
    成語出處:
    鄧小平《教育戰線的撥亂反正問題》:“招生主要抓兩條:第一是本人表現好,第二是擇優錄取。”
    655

    直言取禍

    成語拼音:
    zhí yán qǔ huò
    成語解釋: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為招致。指說話直率的人會惹禍。
    成語出處:
    《左傳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難。”
    656

    詹言曲說

    成語拼音:
    zhān yán qǔ shuō
    成語解釋:
    煩瑣、片面的言論。
    成語出處:
    清·徐芳《〈書影〉序》:“其他詹言曲說戔戔瑣瑣,又無譏焉。”
    657

    至言去言

    成語拼音:
    zhì yán qù yán
    成語解釋:
    至言:至理明言。至理明言,不以平常的語言表達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至言去言,至為去為,齊知之所知,則淺矣。”
    658

    知音識曲

    成語拼音:
    zhī yīn shí qǔ
    成語解釋:
    指通曉音樂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秋胡行》:“有美一人,婉如清揚。知音識曲,善為樂方。”
    659

    知音識趣

    成語拼音:
    zhī yīn shí qù
    成語解釋:
    趣:情趣。形容朋友間十分了解、意趣相投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你平時那一班同歡同賞,知音識趣的朋友,怎沒一個來鍥倸你一鍥倸?”
    660

    質傴影曲

    成語拼音:
    zhì yǔ yǐng qǔ
    成語解釋:
    身體傴僂影子也就彎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成語出處:
    《太平廣記》卷第三百八十八引唐·李玫《纂異記·齊君房》:“質傴影曲,報應宜然。”
    * qu成語,qu的成語,帶q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