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u的成語 (669個)

    621

    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成語拼音:
    zhǐ kě zhì qǔ,bù kě lì dí
    成語解釋:
    敵:抵擋,抵抗。只能用智謀取勝,不能以實力相拼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21卷:“錢镠與二鐘商議道:‘我兵少,賊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敵,宜出奇兵應之。’”
    622

    周郎顧曲

    成語拼音:
    zhōu láng gù qǔ
    成語解釋:
    原指周瑜業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623

    朝來暮去

    成語拼音:
    zhāo lái mù qù
    成語解釋:
    朝:早晨;暮:傍晚。黃昏過去清晨來臨。形容時光流逝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妾身裴興奴,自從與白侍郎相伴,朝來暮去,又早半年光景。”
    624

    左來右去

    成語拼音:
    zuǒ lái yòu qù
    成語解釋:
    形容來回折騰
    成語出處:
    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自從把尉遲下在牢里,我則要所算了他性命,又被這不知趣的徐茂公,左來右去打攪,怎生是好?”
    625

    直來直去

    成語拼音:
    zhí lái zhí qù
    成語解釋:
    指來去途中不繞道、不停留,或指說話、做事不繞彎子
    成語出處:
    曹禺《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我說作品的思想性,不是叫人看了那么直來直去,一覽無余。”
    626

    鉆木取火

    成語拼音:
    zuān mù qǔ huǒ
    成語解釋: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成語出處:
    唐·慧能《壇經·疑問品》:“若能鉆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627

    逐名趨勢

    成語拼音:
    zhú míng qū shì
    成語解釋:
    追求名聲和權勢。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交際》:“世俗之人,交不論志,逐名趨勢,熱來冷去,見過不改,視迷不救。”
    628

    志趣不凡

    成語拼音:
    zhì qù bù fán
    成語解釋:
    不凡:不尋常,不平凡。志向很不平常。形容超凡
    成語出處:
    《晉書·阮修傳》:“梁國張偉,志趣不常,自隱于屠釣。”
    629

    眾曲不容直

    成語拼音:
    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
    成語解釋:
    曲:彎曲,比喻邪惡;直:筆直,比喻正直。比喻在眾多的壞人里不能容納正直的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淮南子·說山訓》:“此所謂同污而異涂者,眾曲不容直,眾枉不容正。”
    630

    自取富貴

    成語拼音:
    zì qǔ fù guì
    成語解釋:
    以自己的力量來獲取榮華富貴
    成語出處:
    宋·祝穆《事文類聚·別集》:“北齊高昴曰:‘男兒當橫行天下,自取富貴。’”
    631

    賊去關門

    成語拼音:
    zéi qù guān mén
    成語解釋:
    賊偷了東西走后才云關門。比喻事故發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法瑫宗一禪師》:“僧曰:‘若不遇于師,幾成走作。’師曰:‘賊去后關門。’”
    632

    詐取豪奪

    成語拼音:
    zhà qǔ háo duó
    成語解釋:
    用欺騙的手段或武力奪取
    成語出處:
    茅盾《路》:“暑假以后他自己的吃飯問題還不知道著落在何處,脅肩諂笑是不屑,詐取豪奪又不能。”
    633

    自取咎戾

    成語拼音:
    zì qǔ jiù lì
    成語解釋:
    指自招罪過。同“自取罪戾”。
    成語出處:
    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六章:“目下大敵當前,萬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634

    枕曲藉糟

    成語拼音:
    zhěn qū jiè zāo
    成語解釋:
    枕著酒,墊著酒糟。指嗜酒,醉酒。
    成語出處:
    《晉書 劉伶傳》:“先生于是方捧罌承糟,銜杯漱醪,奮髯箕踞,枕曲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
    635

    自取滅亡

    成語拼音:
    zì qǔ miè wáng
    成語解釋:
    自己的所作所為導致自己的覆滅。
    成語出處:
    《陰符經》下卷:“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636

    自取其禍

    成語拼音:
    zì qǔ qí huò
    成語解釋:
    取:取得;禍:禍事。自己招來禍事。
    成語出處:
    宋 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 唐史》卷下:“故門高之弒,樂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禍也。”
    637

    自取其咎

    成語拼音:
    zì qǔ qí jiù
    成語解釋:
    自己遭受自己招來的罪過。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此乃學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過也。”
    638

    自取其殃

    成語拼音:
    zì qǔ qí yāng
    成語解釋:
    自己招來禍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也終防別生事故,休遲緩自取其殃。”
    639

    知情識趣

    成語拼音:
    zhī qíng shí qù
    成語解釋:
    趣:情趣。懂得人情,善體貼,通達情趣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趣,隱惡揚善,千百中難遇此一人。”
    640

    縱曲枉直

    成語拼音:
    zòng qǔ wǎng zhí
    成語解釋:
    指縱容有錯誤的人卻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義。
    成語出處:
    《抱樸子·內篇·微旨》:“縱曲枉直,廢公為私,刑加無辜。”
    * qu成語,qu的成語,帶q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