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u的成語 (669個)

    541

    效死弗去

    成語拼音:
    xiào sǐ fú qù
    成語解釋:
    效:獻出;弗:不。拼死報效,不肯離去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效死而民弗去。”
    542

    效死勿去

    成語拼音:
    xiào sǐ wù qù
    成語解釋:
    指竭盡忠誠。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為也,效死勿去。”
    543

    夏屋渠渠

    成語拼音:
    xià wū qú qú
    成語解釋:
    夏屋:高大的房子;渠渠:高大深廣的樣子。形容房屋高大而深廣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紅玉》:“時年三十六,腴田連阡,夏屋渠渠矣。”
    544

    形枉影曲

    成語拼音:
    xíng wǎng yǐng qū
    成語解釋:
    東西的形狀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彎曲了。比喻有什么原因就會有什么結果。
    成語出處:
    《列子·說符》:“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
    545

    徙薪曲突

    成語拼音:
    xǐ xīn qǔ tū
    成語解釋:
    搬開灶旁柴禾,將直的煙囪改成彎的。本謂預防火災。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漢書·霍光傳》:“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
    成語出處:
    《漢書·霍光傳》:“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546

    相映成趣

    成語拼音:
    xiāng yìng chéng qù
    成語解釋:
    相映:對照;趣:興味。相互襯托著;顯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成語出處:
    朱自清《“子夜”》:“寫馮云卿等三人作公債而失敗,那不過點綴點綴,取其與吳趙兩巨頭相映成趣,覺得熱鬧些。”
    547

    銜冤負屈

    成語拼音:
    xián yuān fù qū
    成語解釋:
    心懷冤枉,身受委屈。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我做了個銜冤負屈沒頭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賊!”
    548

    依阿取容

    成語拼音:
    yī ā qǔ róng
    成語解釋:
    謂依附隨順以取悅于人。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歸田錄〉序》:“又不依阿取容以循世俗,使怨嫉謗怒叢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
    549

    義不取容

    成語拼音:
    yì bù qǔ róng
    成語解釋:
    取容:討好。為追求正義而不取悅于人。指人剛直不阿。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行不茍合,義不取容。”
    550

    亦步亦趨

    成語拼音:
    yì bù yì qū
    成語解釋:
    亦:也;步:行走;趨:快走。原指學生緊緊追隨老師;后來形容處處模仿或一味地追隨他人。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
    551

    一步一趨

    成語拼音:
    yī bù yī qū
    成語解釋:
    ①形容緊跟著行走。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隨別人。常含貶意。
    成語出處:
    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斜睨之,美而艷,一步一趨,相離僅尺咫耳。”
    552

    揚長而去

    成語拼音:
    yáng cháng ér qù
    成語解釋:
    揚長:大模大樣的樣子。丟下別人;大模大樣地離去。也作“徉長而去”。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說罷,深深一揖,揚長而去。”
    553

    予齒去角

    成語拼音:
    yǔ chǐ qù jiǎo
    成語解釋:
    謂天生動物賦予齒就不賦予角。比喻事物無十全十美。
    成語出處:
    《漢書·董仲舒傳》:“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齒者去其角,傅其翼者兩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況人乎!”顏師古注:“謂牛無上齒則有角,其余無角者則有上齒。”
    554

    以辭取人

    成語拼音:
    yǐ cí qǔ rén
    成語解釋:
    見“以言取人”。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宰我有文雅之辭,而智不充其辯。孔子曰:‘ ……以辭取人,則失之宰予。’”
    555

    淫詞艷曲

    成語拼音:
    yín cí yàn qǔ
    成語解釋:
    黃色的、不健康的詩歌、詞曲。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1回:“燕青再拜奏道:‘所記無非是淫詞艷曲,如何敢伏侍圣上!’”
    556

    因敵取資

    成語拼音:
    yīn dí qǔ zī
    成語解釋:
    因:依,靠;資:財物,資用。從敵人方面取得資用、給養。
    成語出處:
    《北史 燕鳳傳》:“輕行速捷,因敵取資。”
    557

    蟻附蠅趨

    成語拼音:
    yǐ fù yíng qū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558

    衙官屈宋

    成語拼音:
    yá guān qū sòng
    成語解釋:
    衙官:軍府的屬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為屬官。原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稱贊別人的文采。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杜審言傳》:“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
    559

    以骨去蟻

    成語拼音:
    yǐ gǔ qù yǐ
    成語解釋:
    見“以肉去蟻”。
    成語出處: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以骨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560

    一毫不取

    成語拼音:
    yī háo bù qǔ
    成語解釋:
    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極小的事物。連一根毫毛那樣小的東西都不拿。形容為人廉潔,不沾便宜
    成語出處:
    宋·洪邁《容齋三筆·賢士隱居者》:“周日章,信州永豐人。操行介潔……非其義一毫不取。”
    * qu成語,qu的成語,帶q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