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u的成語 (669個)

    521

    委委屈屈

    成語拼音:
    wěi wěi qū qū
    成語解釋: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十分難過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那日已是迎娶吉期,襲人本不是那一種潑辣人,委委屈屈的上轎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
    522

    委委曲曲

    成語拼音:
    wěi wěi qū qū
    成語解釋:
    指曲調、道路、河流等曲折或人處事屈身折節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7回:“海北一帶,委委曲曲鑿了一道長渠,引接外邊為活水。”
    523

    為淵驅魚

    成語拼音:
    wèi yuān qū yú
    成語解釋:
    原比喻殘暴的統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敵方。現比喻不會團結人;把一些本來可以團結過來的人趕到敵對方面去。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524

    為淵驅魚,為叢驅爵

    成語拼音:
    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jué
    成語解釋:
    比喻為政不善,人心渙散,使百姓投向敵方。爵,通“雀”。
    成語出處:
    語出《孟子 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晉書 段灼傳》引作“為川驅魚,為藪驅雀”。
    525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成語拼音:
    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què
    成語解釋:
    比喻為政不善,人心渙散,使百姓投向敵方。同“為淵驅魚,為叢驅爵”。
    成語出處:
    清·新廣東武生《黃蕭養回頭》:“大小文武官員,都是助紂為虐,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甚非計也。”
    526

    行合趨同

    成語拼音:
    xíng hé qū tóng
    成語解釋:
    行為志趣相同。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山訓》:“行合趨同,千里相從;行不合,趨不同,對門不通。”
    527

    血流成渠

    成語拼音:
    xuè liú chéng qú
    成語解釋:
    鮮血流成了河。形容死傷的人極多。
    成語出處:
    清 陳忱《水滸后傳》:“劉猊丟甲丟盔而走,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渠,又折了二千多兵,退到萬慶寺喘急方定。”
    528

    小廉曲謹

    成語拼音:
    xiǎo lián qǔ jǐn
    成語解釋:
    細微的廉潔謹慎。指注意小節而不識大體。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或人》:“鄉原是一種小廉曲謹,阿世徇俗之人。”
    529

    興趣盎然

    成語拼音:
    xìng qù àng rán
    成語解釋:
    形容興趣濃厚。
    成語出處:
    茅盾《馬達的故事》:“誰要是看了這樣專心致志而又興趣盎然,還會貿然沖上去問一句。”
    530

    小屈大伸

    成語拼音:
    xiǎo qū dà shēn
    成語解釋:
    屈:委屈。伸:展開,發揮出來。先能夠受點委屈,而后會大有作為的。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绤正傳》:“云合霧集,量時揆宜,用取世資,小屈大申,存公忽私。”
    531

    小屈大申

    成語拼音:
    xiǎo qū dà shēn
    成語解釋:
    猶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為。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隙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楊光以發輝也。”
    532

    相去幾何

    成語拼音:
    xiāng qù jǐ hé
    成語解釋:
    去:距離。相差有多少呢?形容差距不大。
    成語出處:
    《老子》第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533

    先驅螻蟻

    成語拼音:
    xiān qū lóu yǐ
    成語解釋:
    螻蟻:螻蛄和螞蟻。自己先死埋葬地下,為別人驅除螻蟻。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
    成語出處:
    《戰國策·楚策》:“臣入則編席,出則陪乘。大王萬歲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
    534

    心去難留

    成語拼音:
    xīn qù nán liú
    成語解釋:
    去:離開。心已在別處,難以挽留。
    成語出處:
    南朝梁·王僧孺《為姬人自傷》詩:“斷弦猶可續,心去最難留。”
    535

    相去天淵

    成語拼音:
    xiāng qù tiān yuān
    成語解釋:
    天淵:天與深淵。比喻二者相差太遠,差別極大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一敬一肆,相去天淵;一圣一狂,亦判若黑白也。”
    536

    相去無幾

    成語拼音:
    xiāng qù wú jǐ
    成語解釋:
    去:距離;無幾:沒有多少。指二者距離不遠或差別不大。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斜川的將略跟一般儒將相去無幾,而他的詩即使不是儒將做的,也算得好了。”
    537

    閑情逸趣

    成語拼音:
    xián qíng yì qù
    成語解釋:
    同“閑情逸致”。
    成語出處:
    茅盾《幻滅》:“他們都是兒女成行,并且職務何等繁劇,尚復有此閑情逸趣,更無怪那班青年了。”
    538

    相去咫尺

    成語拼音:
    xiāng qù zhǐ chǐ
    成語解釋:
    咫:1咫=8寸;咫尺:距離很近。形容距離很短或相差很小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丙志·饒氏婦》:“相去咫尺,而莫見其形貌。”
    539

    鄉曲之情

    成語拼音:
    xiāng qū zhī qíng
    成語解釋:
    鄉曲:鄉里。同鄉的情誼
    成語出處:
    唐·牛肅《吳保安》:“側聞吾子急人之憂,不遺鄉曲之情,忽垂特達之眷,使保安得執鞭弭,以奉周施。”
    540

    鄉曲之譽

    成語拼音:
    xiāng qū zhī yù
    成語解釋:
    鄉曲:鄉里。同鄉的稱譽
    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少負不羈之行,長無鄉曲之譽。”
    * qu成語,qu的成語,帶q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