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u的成語 (669個)

    321

    趨吉逃兇

    成語拼音:
    qū jí táo xiōng
    成語解釋:
    趨:趨向。趨向吉祥避開災難
    成語出處:
    明·張鳳翼《灌園記·田單鐵籠》:“即墨近城東,不須憂恐,趨吉逃兇,仗劍當陪奉,管取平安保我宗。”
    322

    曲徑通幽

    成語拼音:
    qū jìng tōng yōu
    成語解釋:
    彎曲的小路通到隱蔽幽深的地方。形容園林曲折幽深。
    成語出處:
    唐 常建《破峙禪院》:“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323

    取精用宏

    成語拼音:
    qǔ jīng yòng hóng
    成語解釋:
    精:精華。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從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324

    取精用弘

    成語拼音:
    qǔ jīng yòng hóng
    成語解釋:
    精:精華;用:享受,占有;弘:大。從豐富的材料里提取精華。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325

    去就之分

    成語拼音:
    qù jiù zhī fēn
    成語解釋:
    去就;進退或取舍。分:分寸。引申為應持的態度。比喻進取、取舍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際”。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報任安書》:“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
    326

    去就之際

    成語拼音:
    qù jiù zhī jì
    成語解釋:
    就:接近。指進退的分寸
    成語出處: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以至于此。”
    327

    旗開取勝

    成語拼音:
    qí kāi qǔ shèng
    成語解釋:
    形容戰斗順利,一出兵就取得了勝利。比喻事情剛一開始就取得成功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80回:“虎旅醒醒士氣盈,旗開取勝虜塵清。”
    328

    趨利避害

    成語拼音:
    qū lì bì hài
    成語解釋:
    趨: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開有害的一面。
    成語出處:
    漢·霍谞《奏記大將軍梁商》:“至于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
    329

    驅雷策電

    成語拼音:
    qū léi cè diàn
    成語解釋:
    見“驅雷掣電”。
    成語出處:
    清·丘逢甲《長句贈許仙屏中丞時將歸潮州》:“驅雷策電馭水火,碎裂大地分全球。”
    330

    驅雷掣電

    成語拼音:
    qū léi chè diàn
    成語解釋:
    比喻神通廣大。
    成語出處:
    明·孟稱舜《嬌紅記》:“把俺那移星換斗神通顯,驅雷掣電靈光現。”
    331

    劬勞顧復

    成語拼音:
    qú láo gù fù
    成語解釋:
    劬勞:勞累,操勞。顧復:照顧撫育。《元史·后妃傳一》:“欽為先皇太后,夙明壺則,克嗣徽音,輔佐先朝,有恭儉節用之實,誕育眇質,有劬勞顧復之思。”
    成語出處:
    《元史·后妃傳一》:“欽為先皇太后,夙明壺則,克嗣徽音,輔佐先朝,有恭儉節用之實,誕育眇質,有劬勞顧復之思。”
    332

    曲里拐彎

    成語拼音:
    qū lǐ guǎn wān
    成語解釋:
    形容彎曲多。
    成語出處:
    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第二章:“只能排成一串,曲里拐彎地通過走廊。”
    333

    千里一曲

    成語拼音:
    qiān lǐ yī qǔ
    成語解釋:
    比喻舉止隨便,不拘小節。
    成語出處:
    《公羊傳 文公十二年》:“曷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334

    劬勞之恩

    成語拼音:
    qú láo zhī ēn
    成語解釋:
    謂父母辛勞養育子女之恩。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9回:“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報答父母劬勞之恩。”
    335

    曲眉豐頰

    成語拼音:
    qǔ méi fēng jiá
    成語解釋:
    曲:彎曲。豐:豐滿。彎彎的眉毛,豐潤的臉頰。形容相貌美麗富態。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李歸盤谷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
    336

    去末歸本

    成語拼音:
    qù mò guī běn
    成語解釋:
    去:棄;末:非根本的,古時稱工商等業為末業;本:根本的,古稱農業為本業。使人民離棄工商業,從事農業,以發展農業生產。
    成語出處:
    《后漢書·章帝本紀》:“比年陰陽不調,饑饉屢臻。深惟先帝憂人之本,……誠欲元元去末歸本。”
    337

    前門去虎,后門進狼

    成語拼音:
    qián mén q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成語解釋: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同“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成語出處: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樣多的草莽英雄又闖進了成都城,這不正是‘前門去虎,后門進狼’?”
    338

    去逆效順

    成語拼音:
    qù nì xiào shùn
    成語解釋:
    逆:違背。脫離叛逆者,效法忠于國家的人
    成語出處:
    唐·陸贄《招諭淮西將吏詔》:“如能去逆效順,因事建功,明設科條,以示褒勸。”
    339

    齊驅并駕

    成語拼音:
    qí qū bìng jià
    成語解釋:
    同“并駕齊驅”。
    成語出處: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下卷:“氣象廓然,可與《兩都》、《三京》齊驅并駕矣。”
    340

    齊驅并進

    成語拼音:
    qí qū bìng jìn
    成語解釋:
    同“齊頭并進”。
    成語出處:
    沙汀《淘金記》:“在進行當中就又逐漸分化起來,談話的便變成了好幾組了,各不相涉地齊驅并進。”
    * qu成語,qu的成語,帶q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