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的成語 (1967個)

    101

    沉不住氣

    成語拼音:
    chén bù zhù qì
    成語解釋:
    易激動,遇事保持不了冷靜鎮定
    成語出處:
    老舍《正紅旗下》:“作了這么多年的官兒,還是沉不住氣呀!”
    102

    參差不齊

    成語拼音:
    cēn cī bù qí
    成語解釋: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下》:“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壹概諸圣。”
    103

    舛錯不齊

    成語拼音:
    chuǎn cuò bù qí
    成語解釋:
    參差錯雜
    成語出處:
    104

    吹篪乞食

    成語拼音:
    chui chi qi shi
    成語解釋:
    吹著篪討吃的。指在街頭行乞。篪:古代的一種音樂,象笛子,有八孔。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吳市。”
    105

    出詞吐氣

    成語拼音:
    chū cí tǔ qì
    成語解釋:
    猶談吐。
    成語出處:
    宋·蘇軾《送水丘秀才序》:“水丘仙夫,治六經百家說為歌詩,與揚州豪俊交游,頭骨磽然,有古丈夫風。其出詞吐氣,亦往往驚世俗。”
    106

    財大氣粗

    成語拼音:
    cái dà qì cū
    成語解釋:
    氣:氣勢;粗:粗大。指富有財產,氣派不凡。也指仗著錢財多而氣勢凌人
    成語出處:
    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花嬸子的這項收入十分可觀。財大氣粗,蓋起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107

    才短氣粗

    成語拼音:
    cái duǎn qì cū
    成語解釋:
    才:才識;短:短淺;氣:氣質。缺少才干,氣質粗魯
    成語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3回:“祿山才短氣粗,當此大鎮,深不能勝任。”
    108

    才大氣高

    成語拼音:
    cái dà qì gāo
    成語解釋:
    氣:氣質。才能出眾,意氣高傲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九卷:“李白雖則才大氣高,遇了這等時勢,況且內翰高情,不好違阻。”
    109

    此伏彼起

    成語拼音:
    cǐ fú bǐ qǐ
    成語解釋:
    這里起來,那里下去。形容接連不斷。
    成語出處:
    魯迅《墳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因為政局的不安定,真是此起彼伏如轉輪。”
    110

    春風和氣

    成語拼音:
    chūn fēng hé qì
    成語解釋:
    春天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對人態度和藹可親。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四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分仇,你放些個春風和氣將他來待,免得咱一度可喜兩度丑。”
    111

    慚鳧企鶴

    成語拼音:
    cán fú qǐ hè
    成語解釋:
    比喻慚愧自己的短處,羨慕別人的長處。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養氣》:“若夫器分有限,智用無涯,或慚鳧企鶴,瀝辭鐫思。”
    112

    扯鼓奪旗

    成語拼音:
    chě gǔ duó qí
    成語解釋:
    形容作戰勇敢。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統雄兵劈面相持,驅貔虎扯鼓奪旗。”
    113

    逞怪披奇

    成語拼音:
    chěng guài pī qí
    成語解釋:
    炫耀奇異。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息耕亭記》:“尚修其辭,逞怪披奇,窮精備思,遐觀千載,竟亦何裨,此謂名勞。”
    114

    才高七步

    成語拼音:
    cái gāo qī bù
    成語解釋:
    形容才思敏捷。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15

    才高氣清

    成語拼音:
    cái gāo qì qīng
    成語解釋:
    才:才能;氣:氣質。指才調高雅,氣質清新
    成語出處:
    唐 韓愈《與孟東野書》:“足下才高氣清,行古道,處今世,無田而衣食。”
    116

    楚歌四起

    成語拼音:
    chǔ gē sì qǐ
    成語解釋:
    見“楚歌四合”。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慶東原·嘆世》曲之二:“帳前滴盡英雄淚,楚歌四起,烏騅漫嘶。”
    117

    腸回氣蕩

    成語拼音:
    cháng huí qì dàng
    成語解釋:
    回:曲折,迂回;蕩:搖蕩。形容好的音樂、文章纏綿悱惻,感人極深的樣子
    成語出處:
    蘇雪林《玉溪詩謎》:“這一首真是心顫魂飛、腸回氣蕩時做出來的好詩。”
    118

    瞠乎其后

    成語拼音:
    chēng hū qí hòu
    成語解釋:
    瞠:瞪眼。在后面直瞪眼;趕不上。形容遠遠地落在別人后面。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
    119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成語拼音:
    chū hū qí lèi,bá hū qí cuì
    成語解釋: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引申為同類聚集。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上》:“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120

    黜昏啟圣

    成語拼音:
    chù hūn qǐ shèng
    成語解釋:
    貶退昏庸,開啟圣明。
    成語出處:
    《南史·謝靈運傳論》:“謝晦以佐命之功,當顧托之重,殷憂在日,黜昏啟圣,于社稷之計,蓋為大矣。”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