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的成語 (1967個)

    81

    別樹一旗

    成語拼音:
    bié shù yī qí
    成語解釋:
    比喻與眾不同,加成一家。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唐義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學杜者;今年內其詩集,都有是別樹一旗。”
    82

    冰炭不同器

    成語拼音:
    bīng tàn bù tóng qì
    成語解釋: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個器具里。比喻性質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顯學》:“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雜反之學不兩立而治。”
    83

    敝帷不棄

    成語拼音:
    bǐ wéi bù qì
    成語解釋:
    指破舊之物也自有用處。
    成語出處:
    《禮記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貢埋之,曰:‘吾聞之也,敝帷不棄,為埋馬也;敝蓋不棄,為埋狗也。’”
    84

    不問三七二十一

    成語拼音:
    bù wèn sān qī èr shí yī
    成語解釋:
    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5回:“逛窯姐兒的人,倘給老爺查著了,他不問三七二十一,當街就打。”
    85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成語拼音:
    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qí néng
    成語解釋:
    八仙:傳說的仙人,即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鐵拐李、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辦法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正是八仙過海,獨自顯神通。”
    86

    冰消氣化

    成語拼音:
    bīng xiāo qì huà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87

    背信棄義

    成語拼音:
    bèi xìn qì yì
    成語解釋:
    背:違背。信:信用;棄:丟棄;義:道義。不講信用。不講道義也作“棄信忘義”。
    成語出處:
    《北史 周紀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鄰,棄信忘義。”
    88

    比翼齊飛

    成語拼音:
    bǐ yì qí fēi
    成語解釋:
    比翼:翅膀挨著翅膀。齊飛:成雙的并飛。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業上并肩前進。
    成語出處:
    晉 陸機《擬西北有高樓》:“不怨佇立久,但愿歌者歡;思駕歸鴻羽,比翼雙飛翰。”
    89

    不厭其煩

    成語拼音:
    bù yàn qí fán
    成語解釋:
    厭:嫌;煩:麻煩。不嫌麻煩。
    成語出處:
    宋 袁燮《挈齋集》:“贄之先君,不憚其煩,而帝每不能聽。”
    90

    不厭其繁

    成語拼音:
    bù yàn qí fán
    成語解釋:
    厭:嫌。不嫌繁雜;不嫌麻煩。
    成語出處:
    明 呂坤《呻吟語》:[天]極精細,色色象象,條分縷析而不厭其繁。”
    91

    別有企圖

    成語拼音:
    bié yǒu qǐ tú
    成語解釋:
    另外有別的打算或謀劃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3章:“他攔住她,心里已經別有企圖。”
    92

    不厭其詳

    成語拼音:
    bù yàn qí xiáng
    成語解釋:
    厭:嫌;詳:詳細。不嫌過于詳細。指越詳細越好。也作“不厭求詳。”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劉公度》:“講學不厭其詳,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冊圣賢之言,皆須子細反復究竟。”
    93

    伯俞泣杖

    成語拼音:
    bó yú qì zhàng
    成語解釋:
    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對父母極為孝順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毛義捧檄,為親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94

    不以為奇

    成語拼音:
    bù yǐ wéi qí
    成語解釋:
    并不覺得奇怪。表示這是見慣了的。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3回:“而且老太太時常提問案件,大家亦都見慣,不以為奇。”
    95

    不知起倒

    成語拼音:
    bù zhī qǐ dǎo
    成語解釋: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
    成語出處: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這里服藥,一面在那邊戕伐,碰了個不知起倒的醫生還給他服點燥烈之品,正是‘潑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罷了。”
    96

    兵在其頸

    成語拼音:
    bīng zài qí jǐng
    成語解釋:
    刀已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險已非常逼近
    成語出處:
    《國語 周語中》:“兵在其頸,不可久矣。”
    97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成語拼音:
    bù zài qí wèi,bù móu qí zhèng
    成語解釋:
    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范圍內的事情。
    成語出處:
    春秋 孔子《論語 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98

    不知其詳

    成語拼音:
    bù zhī qí xiáng
    成語解釋:
    不知道他的詳細情況。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施御史家的事,我也略聞,不知其詳。”
    99

    不足為奇

    成語拼音:
    bù zú wéi qí
    成語解釋: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認為奇怪。多指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沒有新奇之處。也作“不足為怪”。
    成語出處:
    宋 畢仲游《祭范德孺文》:“人樂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則公不足為奇。”
    100

    長安棋局

    成語拼音:
    cháng ān qí jú
    成語解釋:
    比喻動蕩不定的政局。
    成語出處:
    唐 杜甫《秋興》詩之四:“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