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語 (1967個)
-
1121
奇文共賞
- 成語拼音:
- qí wén gòng shǎng
- 成語解釋:
- 少見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賞。
- 成語出處:
- 晉 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
1122
棄文就武
- 成語拼音:
- qì wén jiù wǔ
- 成語解釋:
- 放棄文業,改從武事。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聞詩禮傳家,此子棄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讀《武經七書》么?”
-
1123
齊紈魯縞
- 成語拼音:
- qí wán lǔ gǎo
- 成語解釋:
- 古代齊國和魯國出產的白色絹。后亦泛指名貴的絲織品。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憶昔》:“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
1124
齊王舍牛
- 成語拼音:
- qí wáng shě niú
- 成語解釋: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后以“齊王舍牛”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
1125
欺罔視聽
- 成語拼音:
- qī wǎng shì tīng
- 成語解釋:
- 罔:蒙騙。欺騙人們的耳目
- 成語出處:
- 《南史·朱異傳》:“貪財冒賄,欺罔視聽。”
-
1126
其味無窮
- 成語拼音:
- qí wèi wú qióng
- 成語解釋:
- 味:回味;玩味;窮:盡。形容含義深刻;讓人回味不盡。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四書集注 中庸》:“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
-
1127
氣味相投
- 成語拼音:
- qì wèi x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成語出處:
- 宋 葛長庚《水調歌頭》:“天下云游客,氣味偶相投。暫時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
1128
棄武修文
- 成語拼音:
- qì wǔ xiū wén
- 成語解釋:
- 修文:修明文教。放棄武事改習文教
- 成語出處:
- 老舍《離婚》:“吳先生的‘先生’永遠不離口,仿佛是拿這個字證明自己已棄武修文了。”
-
1129
綺紈之歲
- 成語拼音:
- qǐ wán zhī suì
- 成語解釋:
- 指少年時代。
- 成語出處:
- 北周·庾信《慕容寧神道碑》:“岐嶷表羈貫之年,通禮稱綺紈之歲。”
-
1130
齊心并力
- 成語拼音:
- qí xīn bìng lì
- 成語解釋:
- 眾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齊心同力”、“朋心合力”、“齊心協力”、“齊心合力”。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7回:“上托兄長虎威,深感眾頭領之德,齊心并力,救拔賤體,肝膽涂地,難以報答。”
-
1131
泣血捶膺
- 成語拼音:
- qì xuè chuí y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悲痛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一回:“太太畢竟是個女人,沒有氣力,拗他不過,索性躺在樓板上,泣血捶膺的,一直哭到半夜。”
-
1132
棄邪從正
- 成語拼音:
- qì xié có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謂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為后帝伐魏詔》:“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
1133
氣消膽奪
- 成語拼音:
- qì xiāo dǎn duó
- 成語解釋:
- 形容畏懼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南史·賊臣傳·侯景》:“初,景之圍臺城,援軍三十萬,兵士望青袍則氣消膽奪。”
-
1134
氣血方剛
- 成語拼音:
- qì xuè fāng gāng
- 成語解釋:
- 猶血氣方剛。謂精力正值旺盛。
- 成語出處:
- 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張慌,等的他那氣血方剛,那其間著志求賢將師道訪,習練的才高智廣,文強武壯。”
-
1135
妻賢夫禍少
- 成語拼音:
- qī xián fū huò shǎo
- 成語解釋:
- 禍:災難。妻子賢惠丈夫在外災禍就少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所以古人說得好,道是: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寬心。”
-
1136
奇形怪狀
- 成語拼音:
- qí xíng guài zhuà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形狀稀奇古怪;與眾不同。
- 成語出處:
- 唐 房玄齡《晉書 溫嶠傳》:“須臾,見水族覆滅,奇形異狀,或乘車馬著赤衣者。”
-
1137
棄邪歸正
- 成語拼音:
- qì xié guī zhèng
- 成語解釋:
- 指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 成語出處:
- 清 鈕琇《觚剩 舒氏義烈》:“今公已棄邪歸正,承襲王封。”
-
1138
齊心合力
- 成語拼音:
- qí xīn hé l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 成語出處:
- 《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圣,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1139
泣血稽顙
- 成語拼音:
- qì xuè jī sǎng
- 成語解釋:
- 稽顙:古代一種跪拜禮儀,屈膝下跪,以額觸地。指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來致哀的賓客哭拜并致以謝忱。
- 成語出處:
- 巴金《家》:“雖然訃聞上說過‘寢苫枕塊’,‘泣血稽顙’的話,但是他們整天躲在靈幃里,既不需要哭,又不必出來答禮。”
-
1140
祁奚舉午
- 成語拼音:
- qí xī jǔ wǔ
- 成語解釋:
- 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薦自己的兒子。指舉賢不避親,客觀公正。亦作“祁奚舉子”。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仇也。將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為中軍尉。”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