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語 (1967個)
-
1001
全其首領
- 成語拼音:
- quán qí shǒu lǐng
- 成語解釋:
- 保住腦袋與性命
- 成語出處:
- 漢·楊惲《極孫會宗書》:“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得全其首領,復奉先人之丘墓乎?”
-
1002
棄瓊拾礫
- 成語拼音:
- qì qióng shí lì
- 成語解釋:
- 比喻丟棄珍貴的而拾取無用的。瓊,美玉;礫,瓦礫。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博喻》:“捐荼茹蒿者必無識甘之口;棄瓊拾礫者必無甄珍之明。”
-
1003
七竅生煙
- 成語拼音:
- qī qiào shēng yān
- 成語解釋:
- 七竅:指兩耳、兩眼、兩鼻孔和口。形容氣憤至極;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來。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78回:“忽聞此言,嚇得三尺神散,七竅生煙。”
-
1004
闃其無人
- 成語拼音:
- qù qí wú rén
- 成語解釋:
- 闃:空。指空蕩蕩,沒有一人。
- 成語出處:
- 《周易 豐》:“窺其戶,闃其無人。”
-
1005
群起效尤
- 成語拼音:
- qún qǐ xiào yóu
- 成語解釋:
- 大家一起向壞的學習。
- 成語出處:
- 《二度梅全傳》:“恐此子效尤,干那結交權黨,勢壓班僚,喪失名節的事,豈不辱我一門清白?”
-
1006
棲丘飲谷
- 成語拼音:
- qī qiū yǐn gǔ
- 成語解釋:
- 指隱逸山林。
- 成語出處:
- 《宋書·隱逸傳·宗炳》:“辟宗炳為主簿,不起。問其故,答曰:‘棲丘飲谷,三十余年。’高祖善其對。”
-
1007
情凄意切
- 成語拼音:
- qíng qī yì qiē
- 成語解釋:
- 謂心境十分悲傷。
- 成語出處:
- 明·康海《王蘭卿》第二折:“他那里肉跳心驚,你這里情凄意切。”
-
1008
求其友聲
- 成語拼音:
- qiú qí yǒu shēng
- 成語解釋:
- 朋友以意氣相投而結交,如昆蟲以同聲而相應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
1009
棄情遺世
- 成語拼音:
- qì qíng yí shì
- 成語解釋:
- 猶言忘情脫俗。
- 成語出處:
- 明·何景明《七述》:“乃有棄情遺世,餐氣服道,忽迢遙以輕舉,望玉京而徑造。”
-
1010
期期以為不可
- 成語拼音:
- qī qī yǐ wéi bù kě
- 成語解釋:
- 期期:口吃的樣子。堅決不同意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丞相傳》:“昌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
1011
奇情異致
- 成語拼音:
- qí qíng yì zhì
- 成語解釋:
- 致:情趣。奇特的感情,與眾不同的情趣。形容奇特怪異的情致和風度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0回:“若是薛蝌在家,他便抹粉施脂,描眉畫鬢,奇情異致的打扮收拾起來。”
-
1012
蹺蹊作怪
- 成語拼音:
- qiāo qī zuò guài
- 成語解釋:
- 蹺蹊:奇怪。奇怪多端
- 成語出處: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只因這封簡帖兒,變出一本蹺蹊作怪底小說來。”
-
1013
搴旗斬馘
- 成語拼音:
- qiān qí zhǎn guó
- 成語解釋:
- 搴:拔取;馘:割敵人的左耳。拔取敵人的旗幟,斬殺敵人的將士。形容勇猛善戰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為建安王誓眾詞》:“今日之伐,須如雷霆之震,虎豹之系,搴旗斬馘,掃孽除兇。”
-
1014
搴旗斬將
- 成語拼音:
- qiān qí zhǎn jiàng
- 成語解釋:
- 拔取敵旗,斬殺敵將。
- 成語出處:
- 《吳子·料敵》:“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抗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將,必有能者。”
-
1015
去其糟粕,存其精華
- 成語拼音:
- qù qí zāo pò,cún qí jīng huá
- 成語解釋:
- 糟粕:酒糟,比喻無用的東西。把有用的東西留下,把無用的東西丟掉
- 成語出處:
- 李銳《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學生時代》:“他們對于中國的舊東西和外國的新東西……是‘去其糟粕,存其精華’,是‘斟酌國情,兩無所偏’。”
-
1016
嘁嘁喳喳
- 成語拼音:
- qī qī zhā zhā
- 成語解釋:
- 低聲議論,搬弄是非
- 成語出處:
- 魯迅《準風月談 歸厚》:“小婦人的嘁嘁喳喳,又何嘗不可以消閑。”
-
1017
齊齊整整
- 成語拼音:
- qí qí zhěng zhěng
- 成語解釋:
- 保持整潔和有條不紊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齊齊整整,裊裊婷婷,姐姐鶯鶯。”
-
1018
棄如弁髦
- 成語拼音:
- qì rú biàn máo
- 成語解釋:
- 弁:古代的帽子;髦:兒童的垂發。比喻毫不可惜地丟棄無用之物
- 成語出處:
- 清·翟灝《通俗編·服飾》:“棄如弁髦,《左傳·昭公九年》:‘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
1019
棄若敝屣
- 成語拼音:
- qì ruò bì xǐ
- 成語解釋:
- 亦作“棄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樣把它拋棄,比喻毫不可惜。
- 成語出處:
- 《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屣)也。”
-
1020
棄如敝屣
- 成語拼音:
- qì rú bì xǐ
- 成語解釋:
- 敝:破爛的。屣:鞋。像扔破鞋一樣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拋棄。亦作“棄若敝屣”、“去如敝屣”、“如棄敝屣”。
- 成語出處:
- 林語堂《談中西文化》:“所以他們看得出中國詩文的好處,而我們反自己看不見棄如敝屣了。”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