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語 (1967個)
-
661
寧可信其有
- 成語拼音:
- nìng kě xìn qí yǒu
- 成語解釋:
- 寧:寧愿。寧愿相信它有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盆兒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賈半仙,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孩子去意已決。”
-
662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成語拼音:
- nìng kě xìn qí yǒu,bù kě xìn qí wú
- 成語解釋:
- 寧:寧愿。寧愿相信它有,不可相信它沒有。指做事要有充分的準備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盆兒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賈半仙,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孩子去意已決。”
-
663
怒氣沖沖
- 成語拼音:
- nù qì chōng chō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憤怒得氣呼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錢同秀]一手將煙燈砸在地下,說道:‘好好,你們做了一路!’就怒氣沖沖的出來上車。”
-
664
怒氣沖天
- 成語拼音:
- nù qì chōng tiān
- 成語解釋:
- 怒氣直沖天際。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元 楊顯之《瀟湘雨》四:“只落口嗔嗔忿忿,傷心切齒,怒氣沖天。”
-
665
怒氣沖霄
- 成語拼音:
- nù qì chōng xiāo
- 成語解釋:
- 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精忠記·赴難》:“我怒氣沖霄,恨秦檜專權寵。”
-
666
寧戚叩牛
- 成語拼音:
- níng qī kòu niú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才的人淪落做低賤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667
納奇錄異
- 成語拼音:
- nà qí lù yì
- 成語解釋:
- 納:接納;錄:錄用。接納錄用有奇異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9回:“今吾孫將軍親賢禮士,納奇錄異,世所罕有。”
-
668
年輕氣盛
- 成語拼音:
- nián qīng qì shèng
- 成語解釋:
- 年紀小,不懂得為人處世,喜歡爭強好勝
- 成語出處:
- 老舍《小型的復活》:“但是,年輕氣盛,誰管這一套呢!”
-
669
怒氣填胸
- 成語拼音:
- nù qì tián xiōng
- 成語解釋:
- 胸中充滿了憤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卻說周瑜怒氣填胸,墜于馬下,左右急救歸船。”
-
670
擬人必于其倫
- 成語拼音:
- nǐ rén bì yú qí lún
- 成語解釋:
- 擬:比擬;倫:同類。指比擬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類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下》:“擬人必于其倫。”
-
671
擬人必以其倫
- 成語拼音:
- nǐ rén bì yǐ qí lún
- 成語解釋:
- 擬:比擬;倫:同類。指比擬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類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 成語出處:
- 唐·劉知畿《史通·敘事》:“洎乎中代,其體稍殊,或擬人必以其倫,或述事多比于古。”
-
672
凝神定氣
- 成語拼音:
- níng shén dìng qì
- 成語解釋:
- 聚精會神,專心致志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柳敬亭傳》:“敬亭退而凝神定氣,簡練揣摩,期月而詣莫生。”
-
673
弄性尚氣
- 成語拼音:
- nòng xìng shàng qì
- 成語解釋:
- 指憑感情辦事,好耍脾氣。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這薛公子的混名,人稱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而且使錢如土。”
-
674
牛衣對泣
- 成語拼音:
- niú yī duì qì
- 成語解釋:
- 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漢書·王章傳》:“初,章為渚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決,涕泣。”
-
675
難于啟齒
- 成語拼音:
- nán yǐ qǐ chǐ
- 成語解釋:
- 啟齒:開口。話很難說出口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22回:“欲告慶父,而難于啟齒,乃于門外號啕大哭。”
-
676
難以啟齒
- 成語拼音:
- nán yǐ qǐ chǐ
- 成語解釋:
- 啟齒:開口。話很難說出口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喪未久,況且女求于男,難以啟齒。”
-
677
凝脂點漆
- 成語拼音:
- níng zhī diǎn qī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皮膚白,眼睛明亮。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面如凝脂,眼如點漆。”
-
678
躡足其間
- 成語拼音:
- niè zú qí j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參加進去。
- 成語出處:
-
679
偶語棄市
- 成語拼音:
- ǒu yǔ qì shì
- 成語解釋: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
-
680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成語拼音:
- pín jiàn zhī jiāo bù kě wàng,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
- 成語解釋:
- 貧賤之交:貧困時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麩。富貴時不要忘記貧賤時的朋友,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劉悛傳》:“后悛從駕登蔣山,上數嘆曰:‘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顧謂悛曰:‘此況卿也。’”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